在接收到反馈之后,赵毅调整了师傅的数量, 由四人一个师傅改为一人一个师傅了, 男女师傅各两人。先干几天瞧瞧, 要是还不行, 就再想办法。
黄明、张斌、张燕和袁圆几人也知道自己的表现不合格,在知青点里也聊着天,说着今天的事情。
“我以为自己在家干的够多了,没想到下地更累。”先出声的是袁圆,小姑娘一脸愁容,没有了来时的轻松。
“谁能想到呢?你们说咱们以前想的是不是太简单了?凭着一腔热情来到这里, 却发现自己也许根本吃不了这种苦?”经过一天的历练后,张斌也是被打击的不轻。
“可咱们也回不去了啊, 只能在这里继续坚持。”张燕也觉得辛苦,可是仔细想想,除了清泉村, 他们还能到哪里去呢?回去?哪有那么容易?再说了,就算回到城里,家里也没有了自己的容身之地。人啊,还是得认清现实。
“张燕说的对,现在我们就是那开弓没有回头路的离弦之箭,没有后退的余地了。再说了,我们本来就不是从小干农活的人,第一天不适应也正常,以后会越来越好的。”黄明听了几人的话后,开口勉励了大家一番。
等到第二天,几人吸取昨天的经验教训,比昨天的表现好多了。当然了,这也离不了一对一教导,然后让他们重复的干同一件农活的缘故。等适应了一段日子,虽然还达不到村民心里的标准,但是也勉强及格了。
“啥?有两个孩子见了?怎么可能?咱村里没进外人啊?就那几个知青,也在咱们眼皮底下。
你们先说说,你们最后一次见到孩子是什么时候?咱们弄出个大致的方向,再带人去找。”这天,赵毅刚回到村委,就见村子的两家人过来寻求帮助。
“我们最后一次见孩子是今天早上,吃完饭,他们就到三林村上学了。可是别人家的孩子都回来了,他俩还没回。
我们来之前,也去问了其他的孩子,他们说这俩人早就走了,路上也没见到他们。现在天都黑了,他俩还没回来。所以我们才想着过来找村长帮忙。”其中一家的男人站出来说道。
“既然这样,那可能就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走丢的。我记得从三林村到咱们村除了一条被踩出来的大路之外,还有两条比较近的小路。
这样吧,待会儿用喇叭喊村里的人,让每家都出来个人,大伙儿帮着找找孩子。”赵毅也是当机立断道,这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子走丢了两个孩子也不是小事儿。
“谢谢村长。”
“谢谢村长。”
说完之后,赵毅先回家拿手电筒,用来照路。手电筒这时候还是个稀罕的玩意儿,整个村子里也只能拿出来三个。正好将人兵分三路,一队拿一个。这时候的村子人情味比较浓,出了这样的事情,大家都不好受,也乐意帮忙。就这样,三队人一人选了一条路,开始踏上寻找孩子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