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好婆婆 相濡以沫w 1697 字 2022-11-04

修建了危房之后,外城就焕然一新,看着比之前整齐利落了不少,房子的格局也有所变化,占地比之前要小。但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这水井,小菜园子一样不少,比自家住的地方还要齐全。所以也没传出什么抱怨声。

偶尔会有人酸两句,说想念之前的大院子,也会被旁边的人给堵回去:“你就知足吧,官府出银子给修了房子就不错了,要不是他们,你能有新房住吗?你儿子能这么快娶上媳妇吗?人啊,千万要知足!”被人这么一怼,那人就不说话了。

那多出来的空间,除了加宽街道,方便通行外,那靠近集市贸易区的地方,就建成了一排排的黑传白墙的库房,专门给走南闯北的商人用来存放货物的,风吹不到,雨淋不到,保证安全无虞!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有个小姑娘 20瓶;花非花 10瓶;17972420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0章

这次修整危房, 除了给百姓解决住房问题,更是把原先分散的百姓集中在一块,便于官府管理。

除了住房和市场的改变,季青和何知府还弄出了民俗一条街,就在货物交易市场的旁边,里面驻扎了府城里的各种手艺人,捏泥人、吹糖人、风筝匠人、最好吃的糖葫芦, 最好看的灯笼,货物最全的杂货店, 就算起起先觉得自己不会买的百姓,等进去逛一趟后, 手上就会提满了东西, 没办法,实在好看好闻又好吃, 不买都对不起自己。

这个民俗市场的摊主和官府实行的是分成制, 无论生意怎么样, 都上交当天生意额的一成, 是为了减少手艺人摆摊的成本, 也是为了打造宁城特色, 为官府增收。既然交了银子,官府也会每天派人巡逻, 保证摊主们有个安全的环境。

像是混混收保护费这种事情,那是不存在的。不得不说,在这么一个环境中, 还是让人很有安全感的。自宁城的民俗市场传出去后,也吸引了周边百姓的注意,宁城的人流量明显可见的上升。

除了好吃好玩的,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市场中央的表演台。每天都会有人表演,既有初出茅庐的戏班,也有巧舌如簧的说书人,只要几个铜板,就可以听。若是想吃东西,也有瓜子花生和糕点茶水。

这里也是他们声名鹊起的地方。在不久之后,从这个戏台子上走出了许多名角儿。百姓们提起他们时,也总是会说,这是那个谁谁谁,他还没有那么大名气的时候,我就听他唱戏、说书了。那时候就表演的可好了,现在成为角儿,一点都不用怀疑。每每这个时候,也总有旁人说,听你吹吧!两人吵吵闹闹的,另一人总是不信。

现在的宁城,商业区,住宅区,早市晚市区,贸易区,民俗区,都已经划分的十分清楚,每个区域都有官府的人管理、监督和领导,走上正轨之后,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街面上更是干净整洁,连牛车走过的灰尘都少了很多。

现在宁城的街道上,都有公共茅房和公共浴室,尤其靠近几大市场区,一条街上更是不止一个。这也是林雅楠和季青无意中和他提起来的,季青听了之后,觉得十分有道理,又跟何大人商量建设了公共茅房和浴室。公共茅房里的米田共,可以当作上好的肥料卖出去,用来补贴衙门里的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