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婚礼实在知青点进行的,请了几位长辈和几个合肥来的朋友,没有大办,一人一杯茶,两块糖,几颗瓜子就完事了。
结婚当天,李卫国是有请家里人过去的,可原主下了死命令,不许他们过去,她自己也没去。她心里憋着一口气,一定要让李卫国来给她道歉,可她从天亮等到天黑,也没有等到。
婚后,李卫国依旧努力干活,仿佛没有离开过那个家,可惜他跟原主搭话,原主也没理过他,更别提对文华如何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文华怀孕才有所改善,原主就算再气儿子,也不能对孙子孙女不管不问啊,年轻小夫妻不懂事,还是要她亲自看着还能放心。
就这样,李卫国和文华回到了李家,原主虽说没让两人回来,但已经做了准备,把李卫国原先的房子整修了一下,又加宽了床板,放了梳妆台,就连李卫国欠村里的二十块钱,她也给还了,不过她没让村长声张,就连李卫国都不清楚。
得益于李大头的未雨绸缪,当初建这个家的时候,地基还挺大的,只不过受限于条件,最初的房间并不多,是后来又一步步加盖的,到现在四个孩子一人一个房间,虽然不算多大,但也总算有个隐蔽的空间,也是原主能让两人回来的底气。
生下虎子和宁宁后,原主对文华的态度改变了不少,与以前相比好了很多。在她的意识里,女人只要嫁了人生了孩子,也就能安稳下来了。虽然依旧不满意,但也能凑活着相处了。
可惜的是,恢复高考的消息又给这个家里带来了一些波澜。文华觉得参加高考不仅是改变自己的途径,也是给两个孩子提供更好环境的一条路,所以她执意参加高考。但原主认为,文华心太野,一心张离开这个村子,离开这个家。两人相持不下,李卫国让文华退一步,他私下帮她找书看,也会给她留出空闲看书。
最终,文华同意了,李卫国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花了大价钱帮文华找了一套比较旧的数理化自学丛书。文华也争气,在干活的同时,也努力复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先攒着,要么去问同村的知青,要么就去问邻村的老师,总之除了吃饭睡觉干活,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看书了。
在文华这般的努力下,成绩出乎意料的好,最后考上了本省的师范大学。可惜,这些文华并不清楚,因为她的录取通知书被原主截胡了,还被她找人卖了出去。
虽然看着文华一日日的等在路边,有些可怜,但原主并不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她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孙女,她不能让他们没有了妻子,没有妈妈。
文华本来是不知道这件事的,只以为自己落了榜,闷闷不乐了好一阵子。后来,是再跟原主不对付的徐白花那里偶然听到了这个消息。
文华去质问原主,原主也痛快承认了。她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
自此之后,文华就不再跟原主说话,连带着李卫国也受到了牵连,文华带着两个孩子重新回到了知青点生活。
后来,文华城里的爸妈给她寄了一封信,说是文华她爸重病,希望她能回家看看,信里说的情真意切,还不断忏悔他们的过错,而文华又在气头上,便回信答应了下来。
李卫国陪着她一块回去,然后文华爸妈以家里没有空房间为由,让李卫国住了招待所,却单单留下了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