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页

学室遍布在秦国的各地郡县,意在培养精通秦国法律的小吏,把小孩子聚集在一起以后,全部都交给狱吏教导文字、数学和最基本的军事,最后分为文吏和武吏,每隔几年就流水线的出上一批毕业生,然后投放到全国各地当小官。

“你想怎么改?”嬴政说道。

“放宽教导,让秦国上下不分贵贱,但凡有志学习又有能力者,不论成人孩童通通进入学室学习文字计数,让秦国上下的识文断字之人不再局限于官吏。除此之外,将学室设为初学,在长安学宫设立高学,等灭了齐国以后,聘请来百家之士、各家工匠,让他们自行教导收徒,到时从初学学出的孩童入高学需要进行考核,考核过后进入高学。”明夷慢条斯理的说道。

这些还只是初步,以后再看着更改。

嬴政听的直蹙眉头。

若是说出这些话的是朝堂大臣,他就直接让人拖出宫去了,但既然说话的是明夷,也……只能慢慢说服她的想法了。

嬴政没有直接反对,而是提起了一件毫不相关的事情。

“百余年前,中牟县令王登向赵襄子举荐两位学识渊博的名士,赵襄子慕名而授予二人田宅,庶民见状其仅凭学识便不劳而获,纷纷效仿,卖田宅土地而拜士人学私学,半城之人如此,当年中牟农商几近荒废。”嬴政平静说道。

“你担心秦国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明夷疑惑道。

没道理呀,以庶民如今的生活状况,有家境还过得去的人家愿意把孩子送进去学文断字就不错了,怎么可能群起而效仿。

嬴政微微点头,紧接着只用一句话就解释清楚了原因。

“进入学室学习者,皆免除四年杂税服役。”

嬴政在疯狂暗示明夷,对于这些未来的秦国小吏,国家在上学期间是有补助的!如果让秦国上下有意去学室学习的人统统前去,恐怕少府今年就要破产。

“这还不容易?改免除服役为要收束脩即可,说不定还能给少府多加点收入。”明夷不以为意说道。

论起国家收入,秦国根本比不上魏国和齐国,因为连年的打仗,少府一向很穷。

这么简单的解决办法,没道理嬴政想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