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也就算了。
秦王日理万机,没空也不屑跟一个普通门客和死人尸体计较。
然而在吕不韦的坟墓地点传出去以后……传出去以后,那些留下一条小命的门客和臣子前仆后继的去给吕不韦哭丧祭拜,痛哭流涕怀念以往丞相在时的好日子!
吕不韦在世时搜罗了三千门客,倒是一大半都去了,一时间洛阳北芒山的山顶到山脚下,都是一身白衣痛哭流涕的人!
这样声势浩大的祭拜一个秦王下令处死的人,岂不是啪啪啪的打秦王脸。
消息传到咸阳宫后,秦王下令把所有敢于哭丧的人,如果是六国中人,就逐离秦国,而秦国之前那些逃过了一劫的人,这次没有逃过,统统剥夺爵位流放到巴蜀之地的各处当苦力。
据说足足牵连了三四千户有爵位的人家。
明夷想起了甘罗,微微蹙眉问道“吕不韦门客当中,就无人逃过一劫?”
“有两个人,之前都是吕不韦的门客,一个是名字叫缭的青年,是魏国人,还有一个是名叫甘罗的小童。”寡妇清说道。
放过甘罗不稀奇,但另一个叫做缭的人是谁?
明夷一边听着寡妇清讲话,一边半心半意的想着未来有哪个大臣叫做缭。
寡妇清说着露出些讽刺的笑容,靠近了低声说“……而那个名字叫缭的青年,据说陛下一见他,就荒唐的要封他为国尉高官,那个人却不愿意担当官职,甚至说他会相面之术,而秦王面相就是刻薄寡恩、虎狼之心,穷困时才会对人谦卑和下,得势时就会食人……即便如此诋毁,陛下也要继续请他出任官职,然后这男子又想逃跑,率次逃跑又屡次被抓回来,请他担当国尉一职,何时秦国的官职竟要请着人做了…………”
这故事听着真有点耳熟。
国尉?缭?……国尉+缭=尉缭。
明夷终于想起这个人是谁了,他最主要的事迹就是用金钱开路,离间六国君臣,也不知将来赵国疑心李牧,楚国疑心项燕,背后有多少他的影子。
想自己的事情,就没有分多少心思听寡妇清讲话,只隐约注意到了最后一句。
“……当今秦王肆意妄为,远逊先王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