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她不敢完全信任苏徽,可如果苏徽所说的句句属实,那他还真是不走运。这桩事情原本很简单——有一群愣头愣脑的士子,想要贿赂皇帝跟前的近臣,被近臣回绝,行贿不了了之,可问题是行贿的地点选的不好,就在武英殿外的偏僻角落,他们又碰上了林毓这样爱煽风点火的人将事情闹大了,最后一行人居然浩浩荡荡的杀到了乾清宫来。

“是谁主动提议要来乾清宫找朕主持公道的?”

“昆子熙的重孙。”苏徽回答道。

“哦,是他呀。”提起这个人的时候,嘉禾紧绷的眉目柔和了些许。

三年前嘉禾是见过昆山玉的,这人算是她的旧识。

而且苏徽怀疑长业二十年末至今,他不在的这锻时间里,嘉禾与昆山玉应当还有接触,否则嘉禾不会露出那样了然的神情。

“你果真没有受贿的意图?”嘉禾用一种闲适的语调问道。

她的表现并不严厉,两人之间的对答就仿若往日里的谈天一样随意,苏徽本该松一口气,但此刻却莫名的不快。

“臣愿向神明起誓,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不会做出这种不利于陛下的事情。”他是无神主义者,这时却也被逼的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知道嘉禾这一生笃信佛道,只希望如此可以打动她。

“那你为何不在收到贿赂之后当即呵斥这些人?为何不转身就走以示决心?为何不在林毓指责你的时候反唇相讥?”嘉禾一连抛出大串的问题,但并不咄咄逼人。

苏徽有种捂脸的冲动,他总不能说,他是因为好奇吧……

好奇端和三年翰林试的作弊现象、好奇那几个行贿的人究竟是什么身份,在历史上有没有留下什么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