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

前线军情并不算好,胡人攻势猛烈,失去了皇帝大军军心涣散,又缺少名将指挥,看着实在是惨不忍睹。

杜皇后在阅读这些加急的奏报时倒是并没有惊惶,这些都在她的预料之中。

玉叶纸摊开在花梨木案上,珊瑚架上取下狼毫,笔锋蘸上浓墨,杜皇后略作思忖之后,在纸上落下这样一行字——妹银钗谨拜兄长世安。

杜银钗的字写得很好,曾有人夸赞过她落笔有飒然之气,字字宛如铁钩银划。

曾经的杜莹从小用的就是铅笔、钢笔和水笔,打幼儿园起学习的就是简化后的文字,从会说话之后讲的就是她那个时代惯用的白话文——所以她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就如同是文盲、笼子和哑巴。听不懂、不会说也看不懂。

只是她有一样好处,便是勤奋好学,当她是杜莹的时候,她是校内出了名的优等生,大小竞赛的常胜者,师长们眼中宠儿,即便是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变得一无所有,她也至少保留了她聪颖的头脑和优良的习惯。

自打决定要在这个时代好好活下来之后,她就拼尽全力的学习着,学说话、学处事、学风俗,在做倡优的时候她学不好怎样讨好男人,这是因为她始终心里迈不过那道坎,不过等到她从戏园子里逃出去后,她马上又找到了新的路。在跟随杜雍的时候,她学着如何经商买卖,在和她的小丈夫一同起事造反的时候,她学着骑马射箭,用刀使枪;后来他们夫妇有了一定的地盘,她又开始研读兵法与纵横之术。

做了国母之后,她开始静下心来修习诗词歌赋与琴棋书画,娴静起来的时候,倒也真有几分皇后的端庄。

她在写这封给李世安的书信的时候,姿态优雅从容,纸上的字句却是在用一个政客老练冰冷的口吻,吩咐李世安设法夺走北境兵权。

皇帝生前剥夺了李世安郑牧这些旧将的兵权,现在杜银钗要做的,是协助他们将兵权重新再夺回来。

眼下胡人的南下,正是最好的机会。试问这满朝文武,有谁能比得过用兵如神的郑牧,有谁能与李世安较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