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中,最令朝臣诧异的便是,此事甚至牵连了隆科多。

隆科多在先帝爷和当今一朝的前三年,当真是威名赫赫:佟家出身,皇上亲口呼之为舅。

可这回,皇上也以他勾结年羹尧,图谋不轨之罪,将他流放。

其实起初皇上只道‘看在孝懿仁皇后的情面上,隆科多已然年老的份上’,只是贬黜隆科多到偏远之地为官,并没有流放。

然而隆科多的脾气,比起年羹尧来真是不逞多让。

两人当年能一起上书,在某种程度上,两人的脾性是很接近的。年羹尧能干出在杭州城门前演讲的事情,隆科多就能干出自比诸葛亮的事情。他一路出京,一路感叹:“先帝虽是有意托付忠臣于白帝城,无奈不识人心啊。”。

皇上大概是有了年羹尧的经验打底,这回并没有愤怒地掀桌,只是平静的改了对隆科多的处置——不必去偏远之地当什么官了,直接将隆科多举家流放俄罗斯。

这个举家,是隆科多及其爱妾李四儿和爱子玉柱。倒是隆科多先福晋所出的长子岳兴阿被皇上留在了京中继续当差。

年羹尧隆科多各自伏法后,空中的血腥气还没散,正月也没出,皇上便向着宗室开刀了:正月二十八日,皇上下令,将胤禩、胤禟及其子嗣革去黄带子,宗人府除名。

这道旨意刚下的时候,不免有臣子劝谏皇上:当年康熙爷在的时候,曾定过先例,无论宗室犯错多深重,都不能革去宗亲之名。当时废太子和大阿哥胤褆也都从此例——哪怕是谋逆,也是圈禁,宗室玉牒未除其名。

故而那两日有不少臣子上书,无论八爷九爷犯了什么错,流放可以,圈禁可以,但直接宗人府除名,实在是不符合先帝爷的旧例。且皇上对兄弟这样不留情面,难免对名声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