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页

同时,这份底气也来自于编辑对他的支持力度。

他相信以这本书目前数据的上涨速度,等这本书的字数一到,一进入新书榜,很快就能登顶新书榜。

然后很快也会冲上当周总点击榜,甚至当周总推荐榜。

并且,之后,责编带鱼也不会在推荐位上拖他的后腿。

简单说,他相信自己这本新书,已经没必要为了在新书榜上多待几天,而刻意控制新书期的更新速度。

因为他自信这本书新书期大概率能冲上周点击榜和周推荐榜,而这两个榜单的效果,是比新书榜更强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新书期的更新速度如果能快一点,正面效果应该会更好。

这个道理乍一看,似乎不科学,解释不通。

但他孙全在网文圈混迹十几年,对于新书期的冲榜心得,早就和很多作者不一样。

比如有些作者在新书期,总是喜欢找一些有名气的作者给自己开单章推荐,目的就是为了蹭人家的人气,让自己的新书和同期的新书在数据涨幅上,拉开差距。

但他孙全从不这么干。

一来,他觉得那没什么用,他觉得如果自己的作品质量真的还行,那上架之前,编辑给的几个推荐位,就足够让自己这本书得到不错的各项数据,相比之下,靠别的作者的单章拉来的那点读者,就显得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了。

二呢,一本书,每上一个推荐位,编辑都会看你各项数据涨幅的,而你不可能每次上推荐位,都能拉了一堆成名作者帮你开单章拉人气,这就容易造成一个什么局面呢?

如果你是上第一个推荐位的时候,找人开单章拉的人气,那你第一个推荐位上的数据涨幅就会很漂亮,编辑也确实可能因此而给你一个更好的推荐位,然后等到你这本书上下一个推荐位的时候,因为少了知名作者的单章加成,你在这个新推荐位上的数据涨幅就会瞬间拉胯,和上第一个推荐位时候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这容易给编辑一个什么感觉?

编辑会对比你这本书在前后两个推荐位上的数据涨幅,从而判断你这本书最近的剧情拉稀了,简而言之就是认为你这本书刚上第二个推荐位,剧情就开始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