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剑长 第六十三章 道观

剑上雪 且问春风 1059 字 2022-11-03

儒道释三教场所的附近,由于其宗教气数的影响,还没成形的阴祟之物都不太敢接近,如此光明正大地破茧而出更是少见。

除非道观本身出了问题。

张子凡走在清晨的街道上,月亮还挂在西边的空中,太阳只露出了一个小角,这里附近没有闹市,路上可以说是空无一人,只有零零散散的几家小店铺里亮着灯光。

张子凡随便走进了一家刚开张的馄饨铺里,要了一碗净馄饨,不一会儿,便有一个汉子端了上来。

馄饨的面皮如一层薄纱,可以依稀看见里面的肉馅,一只只都油亮油亮的,浸泡在汤水里,冒着一缕白烟。

他总是偏爱吃馄饨,因为有些故人,有些故事,他不想忘记,也不能忘记。

一大早的,铺子里没什么客人,汉子的活儿也忙完了,便坐到了张子凡的桌边,与张子凡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兴许是看到了张子凡身上的儒衫,汉子问道:“在西宁国科举应该很不容易吧?”

张子凡愣了一愣,笑着点头。

汉子唉声叹气道:“我儿子也是个读书人,过了县试,但府试参加了好几次都没有过,天天对着家里人发牢骚,说什么皇帝昏庸,百官皆是佞臣,前些年去了隔壁北平国参加科举,说是要我们等他衣锦还乡。”

说到这里,汉子哼了一声,带着些怒意道:“都这么多年了,音信全无,恐怕早就忘了家里还有老两口了!”

北平国能比西宁国好到哪去啊?而且府试都没过,多半还是自己能力不足的问题张子凡在心中腹诽,嘴上却安慰道:“或许是政务繁忙,路途又遥远,暂时还回不来呢?”

“他人回不来,寄一封书信总可以吧?”汉子一直抱怨着,张子凡都是笑着安慰,但是从言语之中,张子凡发现,这位汉子的怨气都只是在自家儿子身上,对于读书人,好像没有那么多的怨气。

于是张子凡试探道:“西宁国的科举路确实不好走,令郎又是为何会走儒生的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