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她正像只欢快的小鸟围在孟鹤棠身边,催促着孟鹤棠快给她开糖丸子的包装,没想这一催促,孟鹤棠就把捆盒子的绳子给缠死了,急得赶紧让钟静托住盒底,他则微弯着身凑低头地解绳,那张永远懒散的俊脸,竟难得地透着认真和执着,上官绾也对他忽然的认真有些意外,识相地不再催促,而是踮着脚尖地凑着小脑袋安静地看着,等他将美味甜蜜的点心打开。

没人能忽略这样的一对璧人,看着他们,再硬的心都会融化,感叹这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是对“两小无猜”最好的诠释。

但这其中并不包括唐幼一。

她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璧人,也没有被他们的两小无猜感动,看着他们精致的装扮,无忧的面孔,再看看自己身上这件因连日与烛火纸钱同处一室而散发的烟尘气味,以及因几日不曾清洁,领口处、头顶上不时涌到鼻间的头油汗味,只觉得胃一阵翻搅,有种想呕吐的冲动。

虽然这个书院,这些人都没有对她做出过分的事,还出头给她枉死的爹娘找到了凶手,但是,她仍是清楚地感受到,他们与她,就是阴与阳的区别关系,永远无法融合汇聚,无法感同身受。

康氏还在对上官绾抒发着赞叹:“正是花容月貌的二七年纪,却拥有这般过人才智,仅半日就破了桩命案,此事会成为崇延城一桩传奇美谈。你江审要垫高枕头想想,怎么报答上官小姐的恩情……”

说着,视线移回脚边,伏在地上的江审,语气渐冷:“而不是想着,认什么干女儿。”

江审这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结结巴巴道:“夫、夫人教训的是!”说着,跪着的身体忙转向那头的上官绾:“今日多得上官小姐帮老奴洗脱冤屈,此恩老奴定牢记于心,永生感恩图报!”

上官绾一心想吃糖丸子,对他的这番肺腑感谢毫无兴趣,注意力只在孟鹤棠解绳的动作上,敷衍地回了两声“好好”。

接着,树荫下的唐幼一也走了过来。大伙看她敛首稳步直朝上官绾而去的动作便知,她是要叩谢这位断案神女。果然,唐幼一来到上官绾跟前几尺远的位置,委身跪了下来。

“上官小姐,感谢您为我爹娘伸张冤屈,将凶手绳之於法,让真相大白天下。”唐幼一的声音一如既往低软细小,却不再是方才的悲悲切切,语气稳重沉静许多,让人有种她忽然长大了的感觉:“为报答小姐对我唐家血浓于水的恩情,唐幼一愿一辈子侍奉小姐,直至小姐再不需奴的相伴。”

众人都对她的担当由衷佩服,尤其孟均康氏,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神情,这唐有生虽区区掌厨,倒是懂得教养儿女的。

孟鹤棠却并不这么想,从他嘴角僵硬,眼睑抖动可以看出端倪。可是他的脸正埋在那团乱绳上,没人能发觉得到。

上官绾瞥了眼将上身伏至最低的唐幼一,看到她身上脏皱的米色麻衣,想起方才为了显示她的平易近人而触碰过它们,且闻到了她身上只属于身份下贱之人才会有的臭味,脸上就忍不住浮出一抹嫌恶。

你当自己什么货色,居然妄想跟在本小姐身边?给本小姐舔鞋都不够格。

当然,这种话上官绾是不会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