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真心在意、仰慕或是痛恨太傅的人,才品得出,他那么大的转变因何而起。
前世孟观潮整治康家,是公事私账一起算了。
钟情徐幼微的男子,孟观潮都膈应;曾对徐家落井下石的官员,孟观潮都记恨。父亲前世的过错在于,没看清孟家四兄弟的分歧,与长房、二房、三房都有来往,徐家满门落难一事,有康家一份功劳——这是他与父亲决裂的原因,只是外人不知。
谁都不知道,所以,家族落难的时候,他也一并获罪。
到了那地步,他对孟观潮的看法、情绪,复杂至极:恨他连累无辜,而念及徐幼微,便又生出三分理解。
是因此,他更名改姓,投身军中。
到了军中,经年之后,对孟观潮便只有仰慕、敬重。
能成为孟观潮的袍泽,是他在前世尽头最引以为豪的事。
那一世,死于沙场,太傅送了他一程。
知足了,无悔。
有憾事,与孟观潮相同:大意了,因为无法得到的痛苦,年复一年,不再留心与她相关的一切,甚至远离她,回过神来,已然到了死生相隔之时。
死之前,他知道,太傅数年伤病累积,情形很不好了,恐怕也是不久于人世。
那女子什么都没做,却生生地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只因为,爱她的男子是孟观潮。
如此,不如成全。
可这种事,打定主意是一回事,认真施行起来,真的是很难受。
正一边难受一边想法子的时候,好消息传来:太傅请人到徐家说项,求娶徐五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