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释然而笑。儿子需要的父辈的关爱,这几年只有观潮能给予。也难怪。君臣兼师徒的两个人情分之深厚、复杂,局中人都说不清道不明,局外人更别想揣摩出个门道。
大早朝上,朝臣主要议论的,关乎西北、漠北。这些事,几个月里,太傅已经掰开了揉碎了讲解数遍,皇帝心里门儿清,应付朝臣的言语就格外得体又顺溜,偶尔会忙里偷闲,邀功似的抿嘴一笑,眨一眨大眼睛。
孟观潮静静地回视他,无声地警告他不要得意忘形。
皇帝立刻收敛笑意,正襟危坐,神色肃然。
高高兴兴地下了大早朝,孟观潮知会皇帝一声,找到原冲,商议要长期安放在西北的人选——朗坤善攻,得给他找个善守的同伴。
两个人渐渐落在文武百官后面,逐一列出适合的人,再筛选。到了宫门外,原冲正色建议道:“就选罗世元吧,那小子,被你贬职扔到南边一年多了,那地方,夏天酷热,冬天极冷,他当差还总吃瘪。差不多就得了,再让他待下去,得落一身病。怎么着,你这病秧子看着我们硬硬朗朗的,心里妒忌?”
孟观潮一笑,“甭得了便宜还卖乖,他是总顶撞你,又跟兵部找辙,我才发作他的。”
“可这种事儿真没法儿说,他不也是为了自己手里的兵过得更好么?”
“我是不顾将士处境的人么?各地总兵知道国库空虚,哪个不是一声不吭地自己想法子?就他蝎蝎螫螫的。他长得好看?”
原冲想了想,端详着面前人,没心没肺地笑,“没你好看。”
孟观潮笑骂一声:“滚。”
“其实你就是想挫挫他的骄气,打量我看不出来?听我的,火候差不多了。时间再久,他说不定就怂了,那多可惜。”
孟观潮斟酌片刻,颔首道:“这人情你来做,写个推荐他的折子。”
“行。西北那两个总兵——”那样的官员,如何都不能留着。
孟观潮如实相告:“等朗坤、罗世元稳住局面,由锦衣卫押解进京。”
“负责此事的锦衣卫早就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