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年氏家世好、长得俊,又正值妙龄,不可能没点心气。
偏他府中,最容不得志向大的!
胤禛拱手再拜,一脸的认真严肃:“儿子想了又想,有个家世好、人才出众的侧福晋,说出去固然有面子,也能得到不小的助力。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哪有让一家独得好处的道理?”
“皇阿玛隆恩,已经让儿子当了和硕亲王。平生之愿已遂大半,剩下的就是如何鞠躬尽瘁争取一个世袭罔替了。哪儿还用通过纳侧福晋的方式来壮大力量?非但年氏,任何高门贵女都不要了吧!免得好好的内宅再起波澜,容易殃及孩子们不说,还拖慢儿子报效朝廷的脚步。”
康熙不语,一瞬不瞬地看着他。
试图透过他的双眸,直接看到他的内心中去。
胤禛也不语,由着他如何打量,只初衷不改:“皇阿玛,您就应了儿子吧!不然您下旨容易,儿子奉旨也不难。但食色性也,儿子就一凡夫俗子,哪有不爱明媚鲜妍的美人儿的?万一色令智昏,更偏爱年氏生的阿哥格格,对方又是个恃宠生骄的……”
“界时莫说产生甚不可挽回的后果,便您那好孙女受了一丝半点的委屈,心疼的也不是咱们爷俩?”
当皇帝的,都擅长脑补。
给他一点线索,他自己就能补全后续千百个章回的细节与发展。
否则的话,也不能因为几个表情、几句话,个趴在帐篷外面往里瞧的动作就吓得睡不着,认定了一手养大的儿子要谋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