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1页

接手公司的人,清理了之前的留下的那些老股东,本身就是一件好事。而父亲的那些战友,也有了一个选择的机会。

皆大欢喜。

当然,或许有人舍不得在公司得到的某些权势和利益,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个别人即便反对或者有意见,也只能忍着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爸的方法虽然很粗糙,但确实是个好办法。

家族式企业,最大的弊端就在这里,很多时候,你不能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式去处理一些事情,因为这涉及到很多东西。

一个家族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其内部会形成各类利益集团。

由于夹杂复杂的感情关系,使得领导者在处理利益关系时会处于更复杂,甚至是两难的境地。企业领导人的亲属和家人违反制度时,管理者很难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这给企业内部管理留下了隐患。

家族式企业还有一个很普遍的特点就是,可以共苦但不可同甘,创业初期,所有矛盾都被创业的激情所掩盖,但创业后的三关:分金银,论荣辱,排座次。往往给组织的健康成长造成了阻碍。当对待荣誉、金钱和权利的看法出现分歧时,亲兄弟之间、父子之间都可能出现反目现象。

这也是为什么赵浮生一直不安排自己家的亲人进入未来集团的原因。

因为他很清楚,一旦把公司变成家族式企业,特别是和互联网沾边的公司,那就等于给公司的发展,栓上了缰绳。

要知道,家族式企业对于外来的活力和资源,永远都是排斥的。

直白一点来讲,在家族式企业中,一般外来人员很难享受股权,其心态永远只是打工者,始终难以融入组织中。

另外,由于难以吸收外部人才,企业更高层次的发展会受到限制。

外面的精英进不来,企业内部的高层全都是自家人,要知道,既然是一家人,那思维方式多多少少都是差不多的,这种情况下,想要让企业更快更大的发展,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决策的。

决策的独断性是许多民营企业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证,许多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靠的就是果敢、善断,因为抓住了一两次稍纵即逝的机会而成功的。

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迁,企业主的个人经验开始失效,生意越做越大,投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不像创业初期那样,一两次失误的损失还可以弥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