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5页

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董事长似乎不太高兴。

殊不知,赵浮生是想到了未来十几年之后,华夏电影的发展状况。

有时候赵浮生蓦然间冒出来的责任感,让他很无奈。

他知道未来的发展,也知道华夏的影视剧市场会走向何方,但一想到屏幕上充斥着歌功颂德,充斥着家常里短小三婆媳,赵浮生的心就难受不已。

抗日神剧还会如期出现,物质崇拜,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无可避免,人们越来越在意自己得到了多少,而不去想着奉献。

他不知道这样是好还是坏,但赵浮生知道,人心,是真的变了。

“谢谢您。”

徐山争站起身,对赵浮生鞠躬道。

赵浮生摆摆手:“剧本是好剧本,虽然没有艺术性,但商业性很足。是我个人太强求了。”

徐山争苦笑不已,他自然明白赵浮生的意思。

可问题在于,如果一个剧本刻意追求艺术性的话,在如今这个大环境当中,十有八九是要承受巨大困难的。

商业和艺术的统一,如今的徐山争自问做不到两者兼顾,既然如此,那他果断选择了向商业化投降。

他不是宁昊,没有那么坚持。

更何况,哪怕是宁昊,那家伙不也放弃了《无人区》的剧本,拍了《疯狂的赛车》么?

身为一个电影人,尤其是华夏电影人,如果不学着妥协,那就只有被封杀或者被放弃两个选择。

山争哥不想放弃,他有野心,渴望着成为华夏电影圈出人头地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