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发展史啊……”
坐在电脑前面,赵浮生自言自语着。
对于华夏的民营企业,赵浮生倒是有些了解。
改革开放开始到九十年代初期,也就是所谓的“前公司时代”,当时社会上做生意的人,基本上就是个体户以及“官倒”。
所谓个体户,也被称之为倒爷,简单来说就是做点小生意,开个饭店,卖卖衣服什么的,规模小,资本也不多。
而官倒的话,人家的生意都是大生意,钢材、批文、汽车,基本上主要是赚大钱的生意,都是被他们垄断着。
当时做生意的人,并不是社会的精英分子,大部分都是被社会边缘化的人。
在赵浮生的印象里,知青是这些人的主力。
毕竟当年返城的知青,大部分都没有得到安置,脱离城市已久的他们,为了在城市当中生存下去,只能自寻出路。
所以做小生意成了他们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因为当时没有《公司法》,所以大部分人申请的营业执照都是个体经营,也就被称之为个体户了。
当然,还有那些官倒,他们倒是成立了不少公司,只不过因为身份背景的缘故,虽然公司名义上是国营的,可实际上是他们自己私人敛财的工具而已。
其实按照赵浮生的想法,这个阶段应该说是非常原始的市场经济阶段,民间的商业活动更像是跑江湖的,很多时候做生意都是靠江湖规矩办事。
江湖是什么?
武侠小说里面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可事实上,江湖说的是整个社会的边缘地带,最早的时候,江湖就是指一个城市里面的犄角旯旮的地方,所以古人说处江湖之远,居庙堂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