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赵爱卿,这个徽州府人丁丝绢案你怎么想到的如此票拟?”允熥问道。
赵迪义说道:“陛下,臣之前就曾注意到,歙县与其余五县已经在陛下亲征之时打过一次官司了,这个折子当时还转到了陛下那里。”
“臣颇为好奇,于是就查询了档案,发现自从至正二十五年以来这笔生丝已经由歙县单独负担三十余年,若是轻易安排到其他各县身上,恐怕其他各县怨声载道。”
“不如取消这笔税款,而是依照洪武二十六年先帝之策,以徽州府的物料银补之,这样不至于让徽州府其余五县百姓怨声载道,歙县也少了赋税,并且国朝的税赋又没有减少。”
这个奏折的内容是这样的。至正二十四年的时候朱元璋称王,随后修改元税。但是当年年底的核查中中书省发现税额有问题,于是次年有了一次乙巳改制,很多科目的税赋要调整。最后就决定加征夏税丁丝每亩四钱。
但是这本来是整个徽州府的税赋,不知道怎么就全部归了歙县单独负担。
若是一直这样糊涂下去也就罢了,但是最近在歙县县衙为吏的一个人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身为歙县本地人,自然不能坐视本县多了这么多的赋税,于是就联合本地的士绅向朝廷上奏折。
徽州府向其他五县问询,其他五县自然也不愿意负担这笔税款,徽州府不敢决断,最后就层层上报,到了允熥这里。
赵迪义的做法是取消这笔‘夏税丁丝’,而以物料银补之。所谓物料银,就是朝廷各级衙门修缮为此征调的钱。国朝初年的时候因为需要修建的东西多,所以物料银的数额不小。但是这些年实际用到的钱财逐年降低,洪武二十六年的朱元璋就减免过一次,之后每一年所征的物料银也都足用还有一些剩余。
按照赵迪义的做法用物料银补充,就可以在近几年使用府衙内的结余,不增加其它五县的负担。但是这些结余过几年必然会用光,到时候还是由各县分摊。可是到了那时,其余五县估计已经忘了这件事了,也不会因此而抗议。等于是使用了一个隐蔽的手法还是将这些钱分摊了,还不至于出问题。
其实要是直接就下令分摊,当地不过是闹一阵子也就罢了,允熥对于这个方法不是特别喜欢,但是从中体现出的手段却十分厉害。
所以允熥很重视这个名叫赵迪义的人。
允熥嘉奖了他们几句,然后下令将奏折下发,结束了今天的批阅奏折。之后允熥说道:“今日已经是过年之前的最后一日,明日只要留人值守即可,你们退下吧。”
但是等到他们退下以后,允熥却若有所思的看着离去的官员的背影,过了一会儿才回身返回了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