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做聪明事。
这件事一开始的始作俑者是陈媛和陈书记,这两人爱脸面,那就往弱点上砍就是了。
叶栀压着一股气提前下工,她并没有回知青院,而是先到赵大队长家打招呼,告诉正准备做饭的赵大嫂她下午不过去吃饭了。又借了他们家的自行车,独自一人去了县城。
叶栀记得,在这本小说里有一个专门为‘底层’人员‘伸张正义’的好记者,专门为可怜的小人物击倒恶势力。
听说他以前是个战地记者,后来战争结束后就来到南粤,做起了基层报道。他报道得最多的就是下乡知青的生活现状。
而叶栀会想起他,是因为他在书中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揭露下乡知青因为回城,而被骗了身子的报道。
这篇报道语言犀利,不畏强权,直接干到了不少当权人。而叶栀需要这样的硬渣子来当她的刀。
叶栀相信,只要这位正义之士知道自己这么一个无依无靠的小知青,下乡后被这里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负,他一定会拿起他的正义笔杆,为她伸张正义。
那到时被记者深挖出来的陈媛和陈书记,还能不能再风光下去呢?
叶栀想,不会了。
因为她不允许。
叶栀花费了两个半钟头,终于到达了大河县城。她没有往哪里走,直接来到了邮局,然后买了一份信纸信封,直接匿名把她下乡后被人欺负的事,半真半假的写上。
她没有写太详细,太过于详细,反而引不起人的兴趣。
做完这一切后,叶栀也没急着回去。她还一肚子的气呢,她打算四处逛逛,买点东西消消气。
然而她才打算走,就被邮局的工作人员给叫住了。
“等等,知青同志。”
叶栀疑惑的回头,以为哪里没写好了,问道:“怎么了?是我刚才寄的信有问题吗?还是地址填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