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信是从他那拿的,会不会他就是幕后主使?如果是,这案子可以破了。
“不是他。”谢栩摇头,“第一,字迹不是他的。”
谢栩看过原版的真密信,而过去他亦偶然见过高太尉的字迹,两者对比,南辕北辙。
顾莘莘说:“他可以找别人代写,从而撇清嫌疑。”
谢栩否认,“若真是他的,一个正常人,怎么可能将不利于自己的物证放在身边,难道不应该销毁,不让任何人拿到吗?”
“也是。”顾莘莘顿悟,“那这……”
“这封信,反而证明不是高太尉,而他留着这封信,可能是他也看出了这封密信是重要的证据,将其截胡,当把柄捏着,日后可以挟持真正要这封信的人,即幕后主使。”
“不错。”顾莘莘想起在石林,高太尉与另一个不见面目的人对话。其中有一句“你有我的把柄,我也有你的”,明显是拿捏了对方的把柄。
所以,会不会是这个人?
顾莘莘再问:“那信上有没有署名?要求孟云义放行,总得留个身份信息吧,不然孟云义如何知道是谁?”
“留了。”谢栩将默出的信最下角展给顾莘莘看,两个字,“昌华”。
“昌华?”顾莘莘道:“没听过,不过我们可以查查今天去半月山庄,跟高太尉见面的人,倘若见面的人跟写信的人是同一个,便八九不离十了。”
谢栩颔首,“明天我会去禀告王大人,让大人决意。”
案子的总指挥毕竟是廷尉卿王大人,找到证物理当呈上,后续行动也需王大人决断。
谢栩看看窗外天色,对顾莘莘道:“好了,时间不早了,你回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