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城走到他对面停下,“李教授,”
听见熟悉的声音,李学文抬起头来,眼睛瞬间一亮,“来了啊,你先坐着。”
他转身去替他倒茶,“你先坐着,我去隔壁叫一下院长。”
陆志城大概知道是什么事,蔡国民提前跟他通过信,辅导员那边也找他聊过。
李学文和校长很快回来,陆志城看向来人,吴校长依然如第一次见面时那么瘦条,只不过精神气比两年前强了几倍,他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头发白了不少,但却精神矍铄。
吴校长明显还记得眼前的人,而且印象深刻,他是个尽职尽责的人,除了每个月召开一两次会议之外,他寻常会去校园里和图书馆逛,听取学生的意见,听取教师的反馈情况,过去两年多,他也没少听见有关陆志城的学习成绩的话语。
总之他是个很优秀的学生,很优秀的国家工作者,一年前他就在默默调查这个人了,所以他的想法并不是暂时产生的,是由来已久。
吴校长点点头,他直奔主题,“陆同学你好,这次叫你过来,我们是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等你毕业后,我们有意聘请你为我们学校的教师,你有没有兴趣?”
“但是我这边还有工作,不能保证出勤率。”
吴校长喝了口茶,“这跟你的工作不冲突,你只要保证日后担任我们学校的教师时,出勤率能保持如今你当学生的时的状态就可以了,课程不多,大概一周三四节课,一节课大概两个小时。当然,你也可以分开来上。”
陆志城慢慢抬起头,“学校给我的条件很宽容,我想知道是为什么?”
吴校长沉默了一下,难得笑道,“你的成绩很优秀,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你有实践经验,你有优秀的成果,你有可以教给他们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是有意义有水平的,你也不用担心任课之后的事,我们学校现阶段有的老师就是从我们学校毕业的优秀学生。”
他承认,因为上头领导的夸奖,他有先入为主的意识,但没过多久他就看到了他的价值,吴校长心里升起聘请他时,曾经找教过他的老师谈话,得出的结论都是陆志城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非常优秀的学生,甚至有个老教授说他的学识不比他们低。
临近毕业了,既然有这么好的人才,吴校长准备留他下来,如果他想当个编外人员,那也没关系。他是为了他们东城大学的学生,从优秀的人才身上,总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国家如今是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非常偏好人才。
其实陆志城如果应下来,一人担任两份工作的事,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他们学校有不少学者,在外面还担任着其它职位。
“好,我答应了。”
他的答应并非五缘由,蔡老那边的态度是可以答应,而且他的工作确实已经稳定,时忙时不忙,不忙的时候,他可以尽量过来。而且担任这份工作,对他来说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