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对面的精兵数量显然远超十二万,并且是以逸待劳。更何况,这是敌人破釜沉舟的一战,必定会激发起他们最大的死志。

高览正欲再开口,凌寒打断道:“高将军勿要多说,本王决不会离开。”

“此刻需要做的,是商讨守城事宜,而非其他。”

高览听到殿下如此说,又见郭嘉与赵云从始至终只字未劝,终于也放弃了劝殿下逃离琅琊的念头。

凌寒又开口道:“琅琊城之所以可以作为徐州北境的门户,不在于城墙有多坚固,也不在于有多少积粮,而在于东西两处的护城河,使得敌人难以分四路攻城。”

“曹操急于求胜,明日必会从南门与北门同时发动进攻。”

“接下来的日子,我与师兄守一城门,奉孝与高将军守另一城门。”

郭嘉开口询问道:“殿下,我们需要坚守几日?”

一直以来,他始终位居徐州,对于其他州境的情况并没有太多了解。

凌寒仔细想了想,回答道:“三日。”

这是凌寒估算出的日子,并不十分确定。

但他相信,以诸葛亮的才智,收到自己的书信以后,一定会立刻试探,然后判断出曹操的真实意图,发兵来援。

“此刻不断向琅琊涌来的西凉兵,加上早已潜入琅琊南境的青州兵。合计起来,少则十四万,多则十八万。”

“但我们并不需要取得胜利,只要坚守住三日,第一波援军就会抵达。”

第一波援军,数量还在其次,意义才是至关重要。

它会让苦战良久的琅琊军看到胜利的曙光,同时,给敌军带来噩梦般的打击。

士气此消彼长之下,大局便可定了。

于是,琅琊城开始正式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