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有人知,吴郡郡守盛宪曾经就读于大儒郑玄的门下。

在信中,老师希望他能够支持长沙王。

不仅仅是遵从殿下的命令,而是真正将书院一事放到心上。

盛宪默默道:“殿下如此要求,老师如此请求,我除了全力地去做好它,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相似的场景,在扬州多地上演。

庐江,陆氏府邸。

陆康拿着两封竹简,将自己的两个孙子,陆尚与陆逊叫到跟前。

长孙陆尚早已过了加冠之龄,平日跟随陆康做事;从孙陆逊尚且年少,堪堪十五岁,却十分聪颖。

陆康吩咐道:“你们二人,仔细瞧瞧这两份竹简。”

二人接过竹简,分别查看。

惊讶过后,他们很快明白了祖父的意思,祖父这是在考校他们。

一盏茶的功夫过后。

陆康问道:“这书院一事,日后会如何发展。你们各自给出结果,说明理由。”

他看向陆尚道:“你先来。”

陆尚恭敬道:“孙儿以为,殿下初心虽好,此事却不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