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体系,凌寒暂时没有什么可封赏的。

扬州的刺史职位只有一个,交给了张昭。

当然,只是下了口令,让张昭暂时行使刺史之权,并没有正式册封。

正式的册封要等到张昭做出来政绩之后才能拿到。

普通士兵也有封赏,只不过是按照杀敌数量领取钱粮。

表现尤其亮眼的,才会被破格授衔,之前就有过被授予少校的士兵。

这次进攻的山越,战斗力实在一般,所以并没有这样的机会。

因为有人并不在九江,所以凌寒这回没法为所有得到军衔的武将授衔了。

不过,他还是坚持着亲自参与进制作军衔勋章的过程。

当然,最重要的,是落实相应的待遇。

从俸禄与练兵数量两个方面入手。

当凌寒宣布要举行授勋仪式,并提前告知了此次军衔等级的意义之后。

众人最关心的,反而并不是自己所能获得什么军衔。

“公瑾。”

孙策请教道:“这些日子,你与殿下走得很近。可知道殿下为何要推行这所谓的军衔制度?”

周瑜闻言笑道:“伯符有何见解?”

孙策摸着下巴道:“我怀疑,殿下是想要借着这个军中的新制,来区别于长安城里那位天子。”

周瑜道:“那位天子是为董卓所立,以殿下的身份,完全不需要承认。以新制区分于旧制,的确是一个法子。”

“不过,”他话锋一转:“殿下恐怕并不是出于这样的目的。”

“哦?”孙策询问道:“公瑾此话怎讲?”

周瑜道:“我想殿下并不在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