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一次,当他想要上前扶周瑜的时候,硬是中途停下了。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总觉得似乎不太好。
最后,他只笑道:“公瑾不必拘礼。”
简单寒暄几句,周瑜也入了座。
凌寒想起先前误将周瑜当作乐师的事,举起酒盏道:“方才本王不知帘幕后的人是公瑾,因非常喜爱笛音《剑鸣》,有所唐突,还望公瑾不要放在心上。”
“殿下言重了。”周瑜亦举起酒盏道:“能得殿下喜爱,是瑜的荣幸。殿下若是日后想听,只需遣人说一声,瑜自当携笛拜访。”
凌寒听了十分高兴,一是为了耳福,二是周瑜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遂道:“公瑾若是这样说,本王可要当真了。”
周瑜笑道:“殿下只管当真便是。”
凌寒便将盏中酒一饮而尽。
周瑜随之亦然。
凌寒右侧的座位上,赵云看着师弟与庐江的这名貌美红衣青年把酒言欢。
他也低头,默默饮了一口酒。
陆康向凌寒引荐道:“殿下,公瑾虽然精于乐理,却绝非纨绔之辈。他不过年十八,尚未加冠,却已是庐江极为倚重的人才。”
说到这里,陆康忽然想到长沙王的年纪,又道:“说起来,殿下与公瑾正是一般大。”
凌寒表示自己早就知道:“本王先前听孙策将军提起过,公瑾十岁那年便智退山贼,十六岁时又协助郡守处理了水患之事,着实称得上年少有为。非但在江淮一带名气颇盛,更是无数少女的意中人。”
“殿下谬赞。”
周瑜微微俯身:“殿下出洛阳、退黑山、解时疫,每一件皆是传遍天下的大事。瑜区区薄名,岂敢与殿下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