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黄巾起义背后

“不过,霍去病将军亡故之后,超级机甲‘冠军侯’便被收归国有。武帝时期的贾复、章帝时期的窦宪,都曾获得过‘冠军侯’的称谓,也同时获得‘冠军侯’超级机甲的使用权。”

作为一名成熟的商人,糜奇的见识果然非常,至少比张辽要强太多了。

他继续道:“王甫,今上登基之初为长乐食监,受中常侍曹节等矫诏为黄门令。后来,他带兵诛杀大将军窦武等人,因此高升为中常侍。后来,又与曹节诬奏勃海王刘悝谋反,被封为冠军侯。由此操纵朝政,父兄子弟皆为公卿列校、牧守令长,布满天下。”

“不过,差不多一百年前,他与养子——永乐少府王萌、沛相吉一起司隶校尉阳球、杨彪等人收捕,最后杀死了。”

“所以实际上他并没有死,而是假死脱身,实则隐藏在这个星球,秘密研究生物武器!”李远分析道。

“生物武器?”糜奇显然并不清楚下方那个地下基地的存在,疑惑道。

于是,李远又将自己从地下基地中的所见所闻,挑了一些简短地告知给糜奇。

两人现在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糜奇听完,脸色倒是没有多大变化,但李远从他的眼底看到了许多惊愕之意。

糜奇又不是什么蠢人,哪怕李远没有明说,他也立刻想到了其中的关系。

3326号行星上,那可以改变星球地貌,使土壤沙化的沙虫;

由十常侍暗中操纵,可以实现人为操纵沙虫的地下基地;

3326号行星附近暗中守护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整编星际舰队;

假死脱身的前十常侍之一的王甫;

还有

因为许多农业星球突然失去了生产力而导致物价飞涨,甚至是饥荒,最后演变出了“黄巾起义”。

这一切联系到一起之后,就不难想象了。

甚至他还想到了更深的一层。

在往前数数百年前的时间里,一共发生过两次“党锢之祸”。

第一次在桓帝时期。

宦官赵津、侯览等党羽与张泛、徐宣等人为非作歹,并故意在大赦之前犯罪,期望以此逃脱惩罚,而官员成瑨、翟超、刘质、黄浮等不畏权贵,在大赦以后仍然按律处置了这些人。宦官等人向桓帝进言,桓帝听信一面之词,重处了这些官员。

朝中重臣、位列三公的太尉陈蕃、司空刘茂一同向桓帝进谏。

桓帝不悦。

刘茂不敢多说。

陈蕃独自上书,以汉初“申屠嘉召责邓通,董宣追劾湖阳公主”的例子,为受罚的官员们辩解,并要求桓帝“割塞近习与政之源”,清除宦官乱政的不正之风。

桓帝不理他,而宦官等人更加嫉恨士大夫们,虽不敢加害名臣陈蕃,但对其他人则大加报复。

河南尹李膺,在大赦后处死了蓄意在赦前杀人的张成之子。

张成为宦官党羽,宦官一党遂让张成弟子牢修上书,诬陷李膺等人“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

士人、宦官间的矛盾在此爆发。

桓帝大怒,诏告天下,逮捕并审理党人。

李膺、陈寔、范滂等许多在当时颇有名望的士族被逮捕下狱。

之后不久,桓帝窦皇后的父亲槐里侯窦武为城门校尉。

他名列三君,同情士人,于次年上书求情。

同时,负责审理此案的宦官王甫等人也为党人的言辞所感动,取消了对他们的酷刑。

不过主要原因是,李膺等人在狱中故意供出宦官子弟。

宦官等害怕牵连到自己身上,向桓帝进言,说天时到了大赦天下的时候了。

于是同年六月庚申日,改元永康,大赦天下。

党人等获得释放,但放归田里,终身罢黜。

之后,当今皇帝刘宏即位,窦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窦武因身为皇太后父亲而被任命为大将军,陈蕃再度被任命为太尉,两人与司徒胡广一起掌握朝政。

名士李膺、杜密、尹勋、刘瑜等人得以重新被起用。

民间大多认为,贤人在朝,太平盛世快要来了。

宦官首领曹节、王甫等人则在窦太后面前谄媚侍奉,窦太后多次在他们怂恿下乱下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