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月道:“厂里很多青工,看起来似乎也读过两年初中,但根本没有好好上学,有时候跟他们聊天,字都认不全,真要深究,大概也就小学三四年级水平。我建议厂里开办职工学堂,将大部分青工的文化水平提升到初中毕业的水平,少部分脑子好、愿意学的,可以继续深造到高中毕业。”
许波眼睛一亮:“妙啊!青工文化水平整体提高,就是为咱们吴柴厂培养了一大批的储备人才啊。”
然后逮住刘剑越:“刘大记者,我也有个建议。”
刘剑越笑呵呵:“许厂长跟我们客气什么,咱有话直说。”
许波道:“我回去就着手办这些事儿,咱们来一揽子青工培训计划,给起个响亮的名字。然后啊,请刘大记者来我们厂,好好报道你这个能干的外甥女,给我们吴柴厂竖立一个青年榜样。”
何如月还没来得及推辞,刘剑虹就嚷嚷开了:“哎呀,我家如月小孩子家家懂个什么。她就是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咱们要谦虚,要谦虚,哈哈,不要报道我们如月。”
当然,为娘的也就是嘴上客气,真要报道,她绝对开心到合不拢嘴。
还是何舒桓同志稳重,想了想道:“不过我觉得,咱们吴柴厂的确当得起一篇深入的专题报道。听说,咱们厂新研制的s195型柴油机荣获了国家颁发的金质奖章,多不容易啊,这可是农机行业多少代人的努力……”
说着,他的眼眶竟有些红了。
许波赶紧真诚地举杯:“何总工,这都是你当时在厂里打下的基础啊。这s195柴油机还是在你手里研制成功的,这金质奖章,你的功劳最大!来,我敬功臣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