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

可是近几年,谦王又重新活跃了起来。朝堂、民间,都可以看见他的身影。不过,他的各种各样举动倒是端的清正明白。反正从表面上来看,是看不出有什么野心的。

当真没有目的?

他们是不相信的。

如今老皇帝西去,新皇不能立刻即位,谦王成了摄政王。昨天夜里,陆落陆太傅那般咄咄逼人,逼得摄政王立下重誓。这一桩桩一件件,再加上背后所牵扯的,千丝万缕,纷繁复杂,令人不敢轻举妄动。

昨夜陆落的举动,摄政王的对天发誓,都在有心人的操控之下,飞速向外扩散着。不到一天,这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员就都知道了。当然,在散步的信息中,摄政王李渊野、太傅陆落,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

在昨天的那种情况之下,若是还给李渊野添上几分祸心,人家摄政王也不是吃素的。苦心经营的种种,只怕会弄巧成拙,尽付流水。

众人纷纷讨论起李渊野、陆落,把他们的性格背景之类的分析得底儿朝天。至于那原本应该处于漩涡中心的新皇,李长安,反倒是没有博得多少关注了。毕竟呐,这位爷的‘光辉事迹’,那实在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他们也不盼着来一个什么空前盛世,只求那位爷多多为皇室开枝散叶,培养下一代成为明君圣贤。其他的,就让陆落陆太傅好好操心。

先皇驾崩,守丧三年。然而天子嘛,总有些特例。若真是守丧三年,国家早就乱套了。三日代替三年。

这三天里,先皇的儿子必须披麻戴孝。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跪在灵堂里,为老子守灵。在此期间,不能梳头洗脸,不能吃饭喝粥,只能喝喝水。

本来在很久以前,这条规矩执行得不怎么严。且不说那些年幼皇子的母妃心疼自家儿子,就说那些一直以来锦衣玉食、娇生惯养的成年皇子也根本受不了。各自偷偷地,只要不大吃大喝,招摇撞市,也就没人管了。反正以往讨好的,看他们做样子的人都已经死了,夺位之战也结束了。吃点儿喝点儿,又有什么关系?这已经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然而有一天,这番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被外人撞破,摆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如果仅仅如此,那最多被人议论几分。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年夺嫡之战棋差一招的一个皇子,利用此事大做文章。本来他和当年的胜利者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后来,他又扯上儒家思想,先贤圣人,利用文人的力量。如此一番下来,当年的新皇差点儿位置不保。

由是,众人纷纷从此中吸取教训,尤其是下一任皇帝,不敢偷工减料。

现在李长安,更应如此。表面上看现在没有多少人关注他,但暗地里,有很多人都在等着他犯下大错,好记录下来。只等某一天,桩桩件件,都有可能成为把他从皇位上拉下来的那根稻草。

百善孝为先,从这守灵开始,就是第一关。

昨晚雨中文武百官,齐声逼谦王立誓。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十分看好李长安。李长安固然是名正言顺,由先皇指定的下任皇帝。但李渊野,他也是皇家血脉。翻开史书,皇弟称帝,也并非无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