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页

秦砚他们这些主创人员,已经换了一身更加正式的服装,直接入座第一、一排。

《生于淤泥》这个故事的逻辑虽然很简单,但因为秦砚化了很多细节去进行描述,所以最后的剪辑版本竟然有130多分钟。

其实说实话,一开始放映的时候,秦砚也会有一点的紧张,他会猜测在场的观众们会怎么看待《生于淤泥》,会不会喜欢他的叙事风格。

秦砚也是第一次拍摄风格如此特殊的作品,从本质上这是一部主题深沉的文艺电影。但在叙事和情节方面,秦砚又运用一些商业电影惯用的表达手法。

但是真正开始播放了后,秦砚却发现自己同样也完全沉浸在电影之中。

哪怕每一帧、每一个藐都是他和剪辑师商量后得到的结果,最后的成片他也看过无数次,但此时此刻他依然沉醉于自己的作品之中。

稍微和以往有一点不同的是,这一次秦砚不再是去反思自己作品的优缺点,自己作为导演哪里做得不好,比如电影角色的形象塑造、故事情节的把控、整体情绪的渲染。

秦砚完全沉入“刘大力”个角色之中,以一份纯粹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电影。

看着电影之中那个消瘦、无法改变世界的刘大力,秦砚又看了看,旁边已经恢复了年轻体态,此时全神贯注盯着大屏幕的谢北杨,秦砚莫名有些庆幸。

感谢自己能够遇到谢北杨感谢,同时也感谢自己和谢北杨不用像电影中主角那样被生活所吞噬。

秦砚原本以为自己会一直维持着这种全神贯注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最后,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还是被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