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砚的出发点则完全不同,他始终觉得既然《生于淤泥》已经展现出了复杂的人性,就应该要把这一部分内容表现得更加深刻。
在秦砚看来,王长勇对于角色的设定还是太理想化了。
当然,秦砚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因为他当初评审剧本的时候,他完全是按照商业标准那一套在进行审核。
如何进行剧本的起伏设置、如何抓住观众的情绪、当观众因为剧情而难受的时候,应该给观众一些什么样的正面反馈,从而让观众继续观看……
很明显一个善良、纯粹的主角更容易让观众喜欢。
包括前段时间秦砚对于剧本的调整,都是为了让剧情更加的具有冲击力。
但现在他却犹豫了,要不要把《生于淤泥》拍得更加深沉。
秦砚这些年所拍电影和自己上辈子对于电影偏好,已经形成了极其明显的反差。
虽然秦砚每一次拍电影都能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但这些电影并不是秦砚自己的审美表达。
比如说在《大笑江湖》之中,秦砚从来不认为一切的问题都可以用钱来解决,他更欣赏男主角那种傻乎乎的冒险精神,但在电影的结局他还是安排了一个用金钱解决战斗的爆笑结局。
而在《守门人》之中,秦砚其实也并不是绝对程序正义的坚持者。
他可能有一些其他的法律观念,但是他知道如果按照自己想法拍摄的《守门人》无法迎合西方的市场,没有办法帮助自己走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