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贺岁档,也是今年电影最集中的阶段,《大笑江湖》口碑爆炸,则代表着其他电影的落魄,而这触及到了不少人的利益。
晚于《大笑江湖》上映的电影还有《手机》、《无间道》等,毕竟唯一的新年档,大家都愿意来争一争。
又到了娱乐媒体们最拿手的环节,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然后各种明褒暗贬、相互拉踩的文章层出不穷。
有的报道吹捧《大笑江湖》是新生代的电影作品,会碾压不懂市场的老年电影。
也有人吹捧知名导演与演员的本事,认为质量能够轻松碾压《大笑江湖》。
其实绝大部分的撰稿人电影都没看过几部,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搬弄是非,反正他们太懂观众喜欢看什么了,无非就是导演、演员之间的明争暗斗。
而且这些媒体们似乎还嫌掀起的风浪不够,为了打压秦砚和吸引普通观影者的注意力,直接去采访其他导演。
在导演这个行业之中,排资论辈、相互攀比的情况也很明显。无论谁拍了电影,总会被拿出来评头论足,和同行进行一个对比。
他们找上的第一个对象自然是张国师。
国师背后的公司通过《英雄》名利双收,再加上秦砚《大笑江湖》的成功,似乎笃定了武侠就是华国电影市场最热门、最具有潜力的类型电影。
于是在背后公司,尤其是在其董事长的推动下,张国师不得不继续拍摄武侠电影《十面埋伏》。
接连好几部商业武侠片,也是国师走下神坛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