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就是普通人对于《英雄》的观感并不好,他们期待看到一个荡气回肠的江湖,但实际上他们却发现《英雄》远比他们想象中的沉闷与做作。
在议论纷纷中,《英雄》的票房不断走高,单从票房来看,《英雄》绝对不算失败者。
这件事情本来和秦砚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架不住有的人就是喜欢找一些噱头来吸引人眼球,于是秦砚和他的《古宅》便被拉出来不断和《英雄》进行比较。
虽然不到三个周的时间,《英雄》的海外票房就已经超过了《古宅》,但是《英雄》的海外票房增长速度也逐渐放缓,各个机构、杂志也给出了最后总票房的预估。
有一些媒体开始抨击《英雄》,说《英雄》完全是用金钱堆砌出来的电影,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而他们所举的反面例子就是秦砚的《古宅》。
众所周知,《古宅》的拍摄成本也就10多万元,国际票房比不上《英雄》,但是如果说投资收益比的话,那则是《英雄》远远无法企及的存在。
其实真正的明眼人都知道,像《古宅》这种票房奇迹之所以被称之为奇迹,那就是它发生的概率实在太低了。
就算是在各个电影相关的艺术院校内,也从来不把这些特殊案例进行推广。因为每一个从业人员都知道,这种成功完全是不可复制的,它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但偏偏社会公众对于电影的商业体系根本不明白,他们甚至不明白电影的分类,更不明白电影的制作流程。
他们唯一知晓的数据就是《古宅》的成本15万、收入1亿美刀,而《英雄》的成本3,000万美刀,而收入却只有18亿美刀。
难怪说新闻媒体是无冕的王者,他们操纵舆论的本领实在太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