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水夷瑶出身玉雕世家,爷爷的朋友们大多是同行,那些同行的爷爷奶奶们觉得她聪明,热衷于教她“技术”,爷爷也乐意让她去学。学多了,自然就总结出了自己的风格,因为南北都融合了一些,所以会给人一种“乱七八糟”的感觉。

实际上她自己用着是很舒服的。那些所谓的正宗,她不是不会,只是不想用。

吃午饭的时候,水夷瑶看见粉丝们在弹幕告诉她,南艺在微博公开给她道歉了,还为她正名,说她是老艺术家。

水夷瑶看得笑了笑:“老艺术家要收徒了,谁要找老艺术家报名学艺的吗?不要学费的那种。”

-我可以!

-我想要我想要!

-大佬看看我,我可以交学费。

水夷瑶摇摇头:“你们只是说说而已,以为我不知道?”

以前她拍纪录片,拍完后她也打了广告找徒弟的,那会儿也一大堆网友举手报名,但没一个真去联系她的。那会儿她不仅不要学费,还能吃住全包,现在她没法包吃住了,更没人来学了。

“我先讲清楚你们再决定。玉雕这一行靠手艺吃饭,手艺是需要时间磨炼的。短则三年,长则四五年,运气好些收支平衡,运气不好入不敷出,想好再决定。”

“这一行就是这样。”

就算手艺学成后,回报周期也特别长,一件稍大一点的玉雕,工期就以月为时间单位。

除非手艺拔尖,不然真的赚不了什么钱。

没人愿意入行,这就是很多传统手艺面临失传的原因之一。

如水夷瑶所预料的一样,大家弹幕积极,但并没有人来找她私聊,咨询学艺的事儿。

她开始给钟馗做细节加工,她的工期在业内算是快的,因为她刀稳,工作时间长,没几个人会像她这样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的。

别人做一周的活儿,她做三天。

又是认真工作的一天,等到10点闹钟响了,水夷瑶抬头,又是满屏弹幕的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