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虽然在网路上扯着手帕叫嚣着羡慕嫉妒恨,身体还是很是诚实地开始身体力行地进行写作,试图教会老师如何与一个人成为朋友。
一部分自己也不擅长人际往来的,甚至打包了书店中关于人际交往的书籍,一并寄送到了某编辑社。
[请转交给猫爪老师,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一时之间,日本以关东为中心的各大书店,人际交往类的书籍竟然成为了当月销量榜首。
说来也是过分的奇妙了。
而另一部分擅长解读文字的“专业读者”,则盯着这些篇文章,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诸君,请你们用你们那如草履虫一般的脑子仔细想想,猫爪老师真的是那么没有情商的人吗?]披着网名的人们拍起桌子,[看这描写,看这结局……老师哪里是在忧虑如何与朋友相处,老师忧虑的是在这个嘈杂的时代,人与人如何相处啊!]
[真的会有不见面而仅仅通过每天的默契和音乐连接起来的友谊吗?这里鄙人保留我的意见,但是,这样的相处方式——不见面,但是通过纸条传递消息,这是如何契合当下的网络时代?
试想我与诸君、与论坛的所有人、与网路上认识的任何人,都是这样一层楼上与楼下的关系。我们素不相识,但是因为某个契机相遇——诸君是否觉得这个情节似曾相识?]
这个披着[黑]的壳子的网友用了长篇大论论述猫爪老师新作之中透露出的现代社会的凉薄与温暖,指出了现代网络社会隐含的危机。
[最后,老师真的是在向我们求教如何与朋友相处吗?]他如此写到,[恐怕不是的。在老师此前的作品之中,我们已经知晓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亲近的友人,能够一起帮助寻找佐比持君的邻居,老师恐怕并非你我心目中想象的宅男形象。老师应当是更加具有前瞻性地想象到了未来。直指当网络发达、覆盖了你我的生活之际,我们还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
[况且结合老师的文章一直以来的定位,这个问题在当下恐怕还能更加缩小范围到你我身边——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之上。]他举出了自己回家途中看到的孩子们不论大小都在低头看手机的事情,又提及手机网络的发展速度,对此表示了忧虑。而这份忧虑却并不是无差别地攻击的,进一步地,“黑”列举了现下在少年人之间正火的将现实与虚拟连接的挑战游戏,最后在一边插入对猫爪老师的彩虹屁的同时对此表示了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