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再次移藩

明末黑太子 牛笔老道 2204 字 2022-11-03

在郑芝龙看来,有的欧洲国家居然为了逃犯给的那点钱而与大明反目,其元首真是鼠目寸光,可笑至极。

跟大明合作可谓是互利互惠,这些年来,世界各国与大明友好相处,哪怕是个人口不多的小国,都能得到不菲的回报。

自己带着福建老乡们哪怕到了非洲南部自力更生,也能得到昊菁皇帝的巨大帮助,得以在当地迅速站稳脚跟。

如今不敢妄言闽国实力如何强大,在军事、工业、人口、农业等方面,起码不下北欧霸主瑞典了,自然资源更是远超该国。

利奥波德父子,既想占大明的便宜,都在损害大明的利益。

以为昊菁皇帝会置若罔闻,无动于衷么?怎么可能?

郑芝龙认为退出原来的同盟,建立一个全新的联盟,仅仅是昊菁皇帝的第一步而已。

自己的闽国平白无故地得了一个成员国的位置,郑芝龙当然知道皇帝的用意。

想要投桃报李也容易,只要从闽国多挖些矿石,冶炼成半成品运抵大明本土就行了。

如若需要出动自己的舰队,那当然也是可以的。

非洲中南部的土著几乎是不堪一击,拿着长毛就想抗衡郑军,就是白日做梦一般。

郑芝龙派出的地面部队在飞机的配合下,能把对方打得屁股尿了,四散奔逃。

久而久之,从将领到士兵都觉得这么干实在是没啥意思。

至于海军舰队,那就更别提了,土著们除了渔船,哪还有像样的战舰呢?

用舰炮去打就能坐三五个人的渔船,连过瘾都目的都实现不了。

郑芝龙甚至认为自己陆陆续续买到手的两艘八级战列舰、六艘七级战列舰,以及一堆万吨级巡洋舰似乎没太大用处。

不过依然可以起到震慑法国与荷兰海军的作用,兴许没了这支舰队,自己在非洲南部也就再无立足之地了。

自己便是靠舰队起家的,吃的也是海上贸易的饭,没了能够自保的舰队就等于砸了饭碗一样可怕。

那些年花出去的真金白银,如今也变成了实打实的大舰队,并不算是亏本。

想来也是用成本价购买的铁甲舰,比起那些耗费巨资的冤大头可是强太多了。

郑芝龙也得到了朱慈烺的通知,买完第二艘八级战列舰之后,便可以不需要继续采购同型战列舰了。

可以安心攒钱准备采购九级战列舰或更大的十级战列舰,抑或是发展航母编队和两栖打击群。

郑成功是早有此意的,而且派人跟着揭暄参加了安南战争,对航空母舰与两栖攻击舰的做用已经有所了解了。

而在今年之后,闽国就可以从朝廷这里大批量引进直升机的生产技术了,可以在本土自行制造这种对土著游击队特别有杀伤力的飞行器了。

对于九级战列舰,郑成功的兴趣不是很大,但为了保险起见,也就是担心手下玩不转有飞行甲板的战舰。

郑成功还是决定继续订购九级与十级战列舰各两艘,听尊师介绍,这也是最后两个级别的战列舰。

在抗打击方面自然是超凡脱俗的,只要不遭到来自水下的梦里攻击,那么这两型战列舰几乎是不太可能被击沉的。

毕竟吨位摆在那里,对方就是出动四艘七级战列舰来个四打一,都未见得能击沉一艘九级战列舰。

贵有贵的道理,对于尊师推崇的武器,郑成功自然是较为放心的。

更何况这就是用挖矿换来的,故而郑成功也就没啥心疼的了。

现在郑氏父子算是切实体会到了挖矿的好处了,只要下家胃口够大,那自己从地里挖出来多少都能变现,挖得越多,赚的就越多。

时至今日,闽国上下都不愁吃喝,哪怕新来这里的百姓亦是如此,种的粮食足够吃,周边海域的渔业资源又极为丰富。

只要定居地点靠近海边,那么每家每人每天都能至少吃到半斤海鲜,这在本土内陆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哪怕是福建内陆的百姓,也达不到这个饮食标准。

当地的气温与福建那边又差不太多,新移珉基本上不需要很差的适应时间。

由于能够吃饱穿暖,凡是来到这里的百姓,基本上没有后悔的。

连一些已经在东藩定居的百姓听说闽国的情况之后,也争着过来定居。

自己的地盘足够大,郑氏父子自然欢迎移珉,来者不拒,而且多多益善。

集团麾下的庞大船队能够保证每年都有数千艘船的本土商品运抵当地,百姓们也就不需要担心生活用品出现短缺了。

郑氏父子都是大明的异姓藩王,而且郑成功还是昊菁皇帝的门徒,有双重保险,百姓们对定居闽国也就有了一定的信心了。

闽国所需的物资,朱慈烺一向是敞开了供应,因为与郑氏父子的关系不仅仅局限于贸易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