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礼!诸位无须如此,朕定会率王师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敢问这位先生是何方人士啊?”
“千古一帝”的称号让皇太鸡不禁心悦诚服,信誓旦旦地做了保证,便问起了貌似有些口才之人的情况。
“奴才张恩重,现居延庆卫,乃是一名秀才。家里有些田地,却被蛮明官吏连年盘剥,收入无几。奴才在老家闻讯,便拿出家中积蓄存粮五百石,以迎王师驾临。蛮明朝廷早已风雨飘摇,仅有狗太子留京镇守,周遭守军皆龟缩于此。皇上若能改朝换代,当真了却了奴才一桩心事。奴才往后定为皇上鞍前马后,莫敢不从!”
张恩重很想要个官来做,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毕竟自己寸功未立,只要要官,未免过于儿戏了,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延庆?”
“正是!”
“嗯嗯!延庆是个好地方,难得有先生这样识大体之人。朕素来求贤若渴,普天之下若皆为先生这样明断事理之人,大清自然可以安定天下,百姓自然能够安居乐业。来人,传朕口谕,待王师入主中原之后,各地按先前捐粮捐款之总额,进行封赏。”
皇太鸡没有开口直接赏给对方一个官,是因为还没对报上来的捐粮额度进行整理。
赏给此人的官职高了,其他富绅必定不满,若是低了,又显得自己过于吝啬。
待弄明晰之后,便可作出一个令各方都信服的标准,这样才便于昭告天下。
能捐五百石粮食,说明对大清还是很有好感的,至少比那些不捐、少捐的要好很多。
若是能在顺天府筹集到一百万石粮食,王师可以一直等到明年三四月份再出关。
在此期间若是可以破城而入,那就彻底无须出关了,就此便可安家落户了。
“奴才代延庆卫百姓多谢皇上,皇上此番定可率王师大败蛮明兵马,一战而定天下!”
在意识到自己的官位似乎有了眉目之后,张恩重立刻叩首谢恩。
大清只要允许自己买官,那往后自己便一定要谋个差事才行。
回头就将捐出去的五百石粮食连本带利的赚回来,干的要比蛮明官吏还狠才行。
“哈哈哈哈,借先生吉言!”
接见这些识趣之人让皇太鸡龙颜大悦,可是一扫这些天战事不利的烦闷之情。
但在西山一带征粮的大清王师,并不像他们预想的那般顺利。
多尔衮将会麾下的大量檬古骑兵拆散,组成小队,每队由一个八旗兵做队长,下辖一个汉兵与二十个檬古骑兵,汉兵做翻译,檬古骑兵负责扫荡和运粮。
一个小队负责一个村子,这样二百个小队便可扫荡二百座村庄,能以风卷残云之势,快速涤荡偌大的京西地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王师此番携带的包衣阿哈实在太多,超过十万,带来的军粮却很少,眼看着就要告罄了。
由于时间紧迫,多尔衮只能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让自己的哥哥阿济格率五个甲喇的两白旗的八旗兵和六个旗的檬古骑兵时刻准备迎战可能出现的蛮明的勤王之师。
另一方面,让自己的弟弟多铎率两个甲喇的八旗兵外加两个旗的檬古骑兵前往昌平、延庆、顺义、怀柔等大城去征粮。
而且多尔衮事先叮嘱多铎不可鲁莽行事,此番须以安抚为主,打击为辅,要先把粮食搞到手,决不能没弄到粮食,还损失兵马。
旅顺之役便是前车之鉴,如此简单的事情,多铎若是再给搞砸了,那他以后就只能闭门思过了。
本打算烧杀抢掠一番的多铎得到了二哥的嘱咐,也只能收起了张狂的性子,老老实实办好这个差事。
他也知道,八旗大兵再厉害,也不可能饿着肚子打仗。一旦上冻还征不到粮食,那大清王师便不战自败了。
好在膝盖软的汉人有的是,厌恶暴明之人更是多如过江之鲫,还有很多富绅为了讨好大清王师,主动前来送粮食。
多铎便顺势笑纳了他们的好意,这次是半点架子都没有,让蛮明的富绅们都是交口称赞其和善可亲。
“狗鞑子来啦!”
“当!当!当!”
“下地洞啊!”
“当!当!当!”
在西山的一处村落,这里的百姓却不想白白交出自己辛苦得来的粮食,这里土地贫瘠,每年的收获都不多,除了糊口之外,根本就剩不下多少。
这样还要给狗鞑子交粮食,那真是会饿死人的。权衡之下,很多村子都在蓟镇总督阎应元的号召下,挖设了地洞,用来避祸。
如今算是派上了用场,在看到骑马的狗鞑子出现之后,村口负责警戒的汉子便跑进村里敲锣喊话,告诫村珉尽快下地洞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