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似乎是猜到她的想法,闫安扬起笑脸,“没事儿,只要确定你是想的就行了,现在暂时先这样,估摸着接下来还会有一波知青到,看村长是怎么安排的再说吧。”

如果知青院的位置不够的话,肯定是要让他们去村里借住的。

到时候就看他们怎么操作了,不过闫安颇有自信,以她现在跟村里人的关系,尤其是村长,想来开口提这样的小要求是没有问题的。

夏岚目送她离开的背影,一直怔怔的没有回神。想起在家时候发生的一切,想到闫安给自己的那么多东西,突然就咧开嘴笑了,眼里却漾起了泪光。她一定要好好学习,学出个样子来,考个好成绩,才不辜负她对自己的期望。

很快天气就转暖了,经验丰富的老农们甚至只要用一个棍子就能感知到土地的温度变化。至此,开年至今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开始有了作用,大家拿着农具,带着养精蓄锐后的牛开地去了。

妇女们将挑拣好浸泡过已经稍稍发芽的种子都放到劈来育苗的地方,翻好地之后,小苗也长到了足够种下的大小。

除了水田和麦田之外,还有乱七八糟一些品种,各式各样的豆子蔬菜纷纷种下,为大家的日常提供选择。等忙过了这一段,春雨一阵接一阵,就要开始上山采野菜蘑菇,除了弥补餐桌上的菜式之外,还能剩下一些翻晒好,拿去镇上收购处换钱。

今年情况好了很多,在闫安的主导下,分出来一队十个人,专门负责上山采摘药材以及后续处理工作。趁着目前晒谷场没有其他用处,以及村长吩咐下来的让会木工的村人做出来的架子,愣是弄出了流水线一样的工程来。

李村长巡视的时候就发现几个妇女围着水井挤挤攘攘的,还有库房那儿堆满的麻布袋子,一桩桩一件件都迫在眉睫。等有钱了,这公共设施就得先优化起来,尤其是水井边上,得用水泥铺一层,好歹让她们有个合适的工作地点。

除此之外,村里的拖拉机也该修一修了,频繁使用使得原本就已经十分残旧的二手拖拉机常常会死机,有时候半路抛锚,也确实让人头疼。

杨佳贺也渐渐忙了起来,他虽然是知青,可也算是劳壮力,杏花村分了一部分人去照顾养殖场之后,农活人手安排上就更紧张了。尤其他跟石头村的人走得近,自身本事又不小,还有亲戚在农场,杏花村的人盯着他的不少。

倒不是想揪小辫子,而是怕他被拐跑了。

好不容易等忙过了这一阵,闫安带着写个家里人的信件,带着自己这段时间的收获,跟着村长和支书,带着这段时间村里的成绩到镇上去了。

大宗的收购是需要有书面文件的,以生产队的名义似乎就能省不少事儿,村长也渐渐了解到,这是李大头和他的子侄给自己的提点。以后如果有什么事情,只要是集体同意的,不违反规则的,就是切实可行的。

收购处给的价格不高,不过胜在数量够多,而且还把一些墙上并没有张贴出来的药材也收了。连带闫安也借光,将带来的都换成了钱和票。

将剩下要寄出去的包裹放进背篓里,闫安跟村长打了声招呼,“叔,我先去寄东西,等会儿在牌坊那边汇合。”她还得去一趟供销社,将这些票证和钱都换成东西,能寄的都给寄出去。

“行啊,等会儿我们还都在牌坊那边汇合,其他人有事儿的先去,看好时间,别太晚了。”李村长自己也提着东西,显然是有事儿要去办的,只剩下负责开车的大田叔一边抽烟一边看车。

第20章 他要跟她一起!

闫安先去了一趟供销社,花了钱买了不少的纸张、笔和本子,最近他们常常互相出题,然后批阅订正,这些东西费得很。夏岚的收入不高,除了村里给的补贴之外也没有其他收入了,她总想稍稍贴补一点。

至于杨佳贺和陈用根本就不用她操心了,一个会挣钱,一个是真的本来就有钱。偶尔她都感慨,人跟人真的是区别很大,像陈用这种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人生也真的是没有太多的烦恼了。

不过她最羡慕的倒不是家里有没有钱,而是对方真的是很聪明,很多时候都得靠他们俩给自己讲题。闫安自觉自己的智商是在线的,读书生涯中也常常是成绩拔尖的那波人,但是没想到竟然有一天会羡慕别人。

好在都是朋友,他们聪明对她而言只有好处,蹭着他们的课程,也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甚至还能给家里寄一份题目回去。

她弟弟说不定能赶上好时候,如果真的要考试,以他现在的学校的教学水平是肯定不行的,作为姐姐,有好东西当然不能不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