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反复确认是嫡女而不是长女,是因为纪国公府嫡女的降生要比长女晚两年。

纪国公嫡女,纪姝雅,年方十五。

而纪国公长女,纪姝澜,年方十七。

那两年具体发生了何事,没多少人知道,只是大邕朝有条默认的规矩,家宅之中,若非正室患病,无法生育,那么府里的第一个孩子,必得是正室所生。

而纪国公长女纪姝澜,比嫡子纪方诸还大一岁,她的生母,是个连牌位都没能入祖宗祠堂的透明人。

传闻中这事是纪老夫人的安排。纪老夫人是先帝的胞兄忠王的女儿,未出阁前,是郡主娘娘,郡主下嫁,矜贵却是最丢不得的。所以纪老夫人生平最看中的就是脸面。

可纪姝澜的降生,在骄傲了一辈子的老夫人看来无疑是让人在背后戳纪国公府的脊梁骨,说他们纪国公府宠妾灭妻,主子持家无方。

所以只能亡羊补牢,留子去母。

当然,这只是坊间传言。虽说这位纪国公长女并不是纪夫人亲出,可许是因为顾惜她幼年丧母,纪公爷和纪夫人自始至终都没亏待过她,自纪老夫人离世后,她的日子过得是愈发地好了。这几年甚至曾与纪夫人和纪姝雅一同进宫面过圣,参加过年节宫宴。

因着她的身份,她在世人面前几乎没怎么露过面,人们只知道纪国公长女待人处事温柔谦卑,是个标准的大家闺秀。

至于纪姝雅,比之她的姐姐,这位纪国公嫡女的轶事就有趣多了,她性子活泼开朗,行事又颇为大胆张扬。即使是民间流传的话本子,也有不少故事原型取自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