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授,天在哪里?是神授,神又在哪里?既看不到,又摸不到,也听不到,那为何要承认君权神授?
而紧接着,他们又会有另一个疑问,这个天下为什么需要有皇帝?没有皇帝就没有特权,没有皇帝就没有对皇帝的供养,也少了对皇帝的惧怕,百姓可以自己当家做主,自己管自己,这样的生活不好吗?”
说到这里,江万里郑重对赵昀抬手道:“陛下,田亩制度倒在其次,广开民智才是重大抉择,民智一开,若引导不力,便犹如放出那洪水猛兽,终有一日,我大宋王朝的统治根基会受到颠覆,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赵昀听罢,脸色严肃,沉默一会,而后问道:“卿家认为若真有那一天,老百姓认为不再需要皇帝,那么这一天大概还要多久?”
江万里想了想,道:“人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需要有一代人甚至数代人的积累,如若真的有那一天,那么臣认为可能在一百年后就会有这种思想出现,甚至七十年八十年后就会出现。”
赵昀听了,仿佛是放下了心里的包袱,感到一阵轻松。
赵昀心道七十年八十年后,忽必烈也熬死了,蒙元巅峰时期也早已过去,那时候的大宋已经避免了亡国的命运,既然如此,其他的也就无关紧要了。
赵昀微微一笑,道:“我们当代人做好当代事,以后事情,就让他交给天意吧。”
赵昀边走边道:“若有朝一日,天下人都认为不需要再有皇帝,那么朕的子孙就退位吧。历史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若历史真的发展到了那一步,那也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挽回,一切顺其自然便是。”
江万里对赵昀这无比宽大的心胸所感染,心知赵昀为了广开民智,让百姓过上安乐生活,已经不顾个人得失了。
这份魄力,这份容量,试问古今帝王几人有之?
江万里郑重抬手,对赵昀道:“陛下仁德,举世无双,臣相信不论以后事态如何发展,千秋史书都会记载陛下的功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