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抬眼望向江万里,脑海中一幕幕大辽灭亡时的场景便是出现在脑海里。
这些场景虽然耶律楚材没有亲见,但他依然可以通过史书与父辈的讲述,一一还原。
耶律楚材顿时心中思绪如波涛翻滚,眼眶一下湿润。
半晌,耶律楚材道:“你不知我大辽当时遇到的金国有多强!难道我们就没有反抗复仇之心吗?委实是天命难违啊。”
江万里却不改观点,反问道:“那金国与我汉家王朝几千年遇到的那些敌人又如何?孰强?孰弱?”
耶律楚材默不作声,最后他羞愧,起身抬手致歉,掩面离开了帐篷。
看着耶律楚材离去的背影,临行前赵昀对江万里说的几句话,此时历历在目。
赵昀对江万里道:“这时候在成吉思汗身边有一位大才,此人名叫耶律楚材,他父祖都是辽国人,后被金国统治后成为金国百姓,最后蒙古来犯,又被成吉思汗收入麾下,倍加信任。
如果说此时的蒙古战力天下无敌,每一拳都雷霆万钧,但再强悍的武力也只是一只手,而以后的蒙古,将会在耶律楚材的帮助下,长出另一只手。
这第二只手就是礼法制度,就是不再只依靠武力去征服敌人,也不再只依靠武力去统治百姓,更多是依靠文化,依靠制度,依靠律法,使征服的地域和百姓真正为自己转换力量,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本已在武力上开始没落的蒙古,继续前行,继续强大。”
说到最后,赵昀脸上露出担忧,“一个耶律楚材,可顶十万雄兵。”
想起这些,江万里心中感慨,“这个人,真的会改变蒙古吗?”
在蒙古王庭呆了五日,将会盟之事商议妥当,江万里告辞,离开了。
第二日,路上,一支骑兵追上了江万里一行人,将其团团包围。
江万里丝毫不惧,张头望去,见来人正是那蒙哥。
江万里安然坐在马上,抬手对蒙哥行礼,正要说话,蒙哥却是一鞭子抽打过来。
江万里眼疾身子快,侧身躲过,身边的护卫慌忙拔刀,将江万里护在身后,对蒙哥等人怒目而视,做好拼命准备。
蒙哥怒道:“你这可恶的宋人,想走,先看我蒙哥答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