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时间紧迫,陛下若是没有其他的吩咐,那臣便告辞了。”
“嗯,卿家去吧。”
看着柴望激动离去的背影,赵昀不由得也是有些感慨,心说自己不会无心插柳,意外造就一个西夏文化大家吧。
想起历史上有关于西夏这段历史几乎就是一片空白,留存下来的风土人情可谓是少只有少,赵昀也是感到可惜。
文化是宝贵的,若是柴望能够成为这方面的大家,减少历史的遗憾,那赵昀也是乐见其成的。
感慨过后,赵昀便也不再去管他,而是继续批改奏折。
这时,礼部尚书曾应龙求见,赵昀见了他。
“臣见过陛下。”
“卿家你可是稀客啊,坐吧。”
赵昀比较务实,故而各个部堂高官也极少熘须拍马,大家都是一门心思办事,所以没哪个人没事就往赵昀这边跑,这曾应龙不喜攀附,就来的更少了。
曾应龙高举手中一封文书,而后说道:“陛下,而今我大宋伐自杞国大胜,且陛下又喜得龙子,可喜可贺。礼部官员依照惯例,认为值此两件大喜事,明年的年号可以改一改,以收普天同庆,感谢上苍之效。
此为礼部官员草拟的三个年号名称,还请陛下御览。”
赵昀微微一笑,摆手道:“不需要,朕说过,以前历代皇帝的年号换的太频繁了,遇到个什么事就改年号,甚至枯井出水也改年号,搞得年号也太儿戏了,很多老百姓还没记住上一个年号,下一个年号就又来了,这是何必?
朕的年号这辈子就是这一个,再也不改了,免得老百姓记来记去的麻烦。”
曾应龙愣了愣,但也不好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