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他们都如此焦虑,身处其位的陆子安,压力则更大。
当安装完第30节沉管以后,他甚至已经不回宿舍了。
终日呆在办公室里,仿佛要跟这些数据死磕到底。
有人甚至看到,他已经在制作最后一节沉管的模型。
不,不仅仅是模型。
他仿佛是在将海底的情境完整地搬到会议室里头,为了数据准确,他还亲自去海底探过几回。
坞里紧锣密鼓地制作着沉管,陆子安的进度也越来越快。
那个模型,初时还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不过数日,这个模型,便已经开始进入调试阶段。
每一天,都有新的惊喜。
他这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也给了许多人以干劲。
这一次,他们反复测试,所有人开了一次又一次会议。
不仅将这模型看明白,也吃透了。
直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研究到所有人闭着眼睛都能通过的情况下,陆子安才微一颔首:“可以开始了。”
这是e30管节。
也是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节巨型沉管。
e30沉管长171米,整体呈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