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自然让许蓝山得到了当地人的鼎力支持,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提倡的文明新风,才能顺利的实施下去。
许蓝山也才能动员他们,毫无怨言的兴修水利,而这样的工程一旦完成,也必将福泽一方。
这样的工程在开动之前,赵裕行当然批示过,只不过这也是赵裕行计划的一环,所以当时许蓝山提出,赵裕行也顺势安排了下去,给足了许蓝山人手和资金,让许蓝山放手去干,之后也就没有再放在心上。
现在把这一件件的事总和,回头再看,赵裕行不得不承认,许蓝山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赵裕行想起了那个与自己谈话时,满腔抱负,势要一展所长的许蓝山,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
赵裕行招来了被他收入到门下的墨家之人,给他们看了许蓝山的设计。
而这些世世代代都注重发展工业的墨家之人,在见到了许蓝山的设计后,也不得不惊叹于许蓝山的构思巧妙,最后判定这些东西可以全国性的推广下去,也必将有功于千秋。
赵裕行确定了之后,便在又一次的朝会上褒奖了许蓝山,下了旨,将许蓝山改进的东西推广至全国。
下了朝,赵裕行又命令暗处的监察者,让他们重点关注许蓝山,一旦许蓝山有新奇事物,须得鼎力支持,即可上报。
这之后没有多久,发生了一件震动整个朝堂的事情。
传说中的那位才高八斗,德高望重的南山先生进京,与他们的陛下密谈过后,已经决定入仕为官,官拜右相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