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知卿点点头,很快转移话题问道:“方才殿中可是发生了何事?”
洛珩颔首,捧着茶杯将殿内事一一道来,临了喝了口茶,道了句:“周榕在宴前才与我说‘京中或许要变天’,没想到应验得这般快,哎,大魏果真人才辈出。”
他这话中语气满是讽刺,不用猜也不是褒义了,洛知卿听了后,消化片刻,问他道:“父亲认为这件事背后的人是谁?”
“不好说。”洛珩喝了口茶,水汽飘至半空便散,遮挡不了他皱起的眉头,“大概率与各皇子夺权有关,但若要分析到底哪一位所为,也不好说。”
他悠悠道:“明面上太子嫌疑最大,但以太子如今一门心思扎在青楼的状态,其实不大可能会抽空办这事,但太子不做,谁知道他的党羽——譬如程西顾——不会做呢?而其他人,二皇子、四皇子、七皇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伤,其中尤以二皇子最重,常理上或许不容易看做背后的人,但也没人知道,这是否又是一场苦肉计。”
洛珩放下茶盏,轻呵一声,神色复杂:“如今的朝廷,当真是一团乱麻,理也理不清。”
洛知卿听到“七皇子”三个字时眉头稍蹙,下意识想否认他的说法,不过到底没说什么。
虽非她所愿,但那人的出身是无论如何都改不了的,在那样一个大染缸中,无论他做与否,做了什么,旁人难免质疑,这并非她一句“他不会”便能改变得了的。
将方才的事情回想一遍,洛知卿发现了一个疑点,“陛下提防洛家,即使他再如何偏爱阿焕,又怎么能这般轻易就将此案的主理权交给了大哥?况且此案直指太子,以陛下的性子,也该用一用二皇子的人,以此制衡罢?”
陛下一向多疑,如今此案涉及太子,除却太子一派的人不可参与之外,依往常来看,皇帝会采取平衡之道,便是让中立与另一派共审,以此维持派系的平衡与朝政的公正透明。
但今日皇帝这番做法,却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