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自动的挂起了白幡,捆起了麻制腰带,在寇国军队趾高气昂的由城门而入的时候,就这样静默的站在了队伍的两旁。
不说话,不反应,但是每一个人看向那些穿着土黄色军装的侵略者时,都带着刻骨之恨。
不要怕,莫要轻举妄动,咱们平城出得了第一个顾峥,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
最为夸张的是,因为受到了顾峥的影响,一小部分打算与平城共存亡的零散守军,却是随着主力部队一起朝南撤退,在退进到津城之时,就自动的脱离原本的编制,主动的加入到了津城守备军的队伍之中,打算在即将到来的津城守卫战当中,继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那些原本打算在鬼子入城的时候,冒着暴露自己的危险搞出一系列的大动作的革命党人,却因为顾峥曾经给予人文中学的一封书信,而将自己彻底的隐藏了下来。
坐在炮火轰鸣的平城之中,依然不动如山的校长,将这张只记载了寥寥数语的纸张再一次的打了开来。
上边的字迹笔力果敢,一股锋锐之气,透纸而出,让校长在反复研读之时,不由的为这字迹的主人而感到遗憾。
“师长,学生顾峥拜上”
“突书至此,深感羞愧,但学生有肺腑之言,不得不与尊鉴言说……”
“学生于革命思想心生向往,却因为家国即破,山河不在,而无心顾念其他。”
“学生总与同班友人反复叙说,做人要量力而为,要将有用之躯,留待他用,年轻的生命,需要磨练和等待,以做他想。”
“但是真到了家国破碎的那一刻,学生踏入战场的那一时,吾脑海之中,也只剩下保卫这身后的这一城一池的小念。”
“原谅学生推翻了原本的计划,不算理智的冲动了一把。”
“想必校长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顾峥应该已经倒在了那片守卫家国的战场之上。”
“但是因着心中的愿望,以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我总想要跟校长分说上几句,以希望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达成我逐渐形成的念想。”
“希望校长身后一干的革命友人,能够完成我未曾完成的事业,将我深爱的家国,从侵略者的手中给拯救出来。”
“……只可惜现在的情况,却十分的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