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根据其上的姓名,籍贯所在地,判断出答卷人本身到底是谁。

而根据名声的强弱,再过来阅卷的考官,就有了十分清楚的标准了。

首当其冲,作为朝堂力量的代言人,一位侍郎官就率先将自己所负责的那一摞的试卷当中,属于顾峥的卷面给抽了出来。

待这位侍郎大人,定睛一看的时候,才明白了从张柬之之后,已经许久没有再推荐人的狄仁杰大人,为什么会在此次的春闱过程中,强力的推荐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学子的原因了。

盖就从此学子的这一笔清隽的小楷当中,着实可以看出其中的风采。

看年纪,二十不满的这名为顾峥的小子,竟是难得的少年俊才。

笔法老道不说,还极其的不失风骨。

这就替他自己赢取了十分的印象分了。

看到这里的侍郎官,脸上早已经浮现出了赞叹的表情。

在接下来的细看的环节中,此官员都想着若是有些许的错漏的话,光凭借着这一笔字,也足矣抵足其中的过失了。

但是没想到,一份标准的试题答案,一份顾峥的答卷,两者摆放在了一起的时候,这顾铮所书的明经科的经帖类的答卷,竟是分毫不差,没有一处的错漏。

这只能说明一种情况。

这个年轻的学子,是一个九经皆通的真正的俊才。

也难怪狄公对此人如此的推崇了。

想当年狄仁杰在唐朝的出身,也是同出自于明经科的进士取材。

在当时明经科的分量可是与现如今的进士科是一般的程度的。

现如今的狄公提携同为明经科出身的顾峥,自然也是说的过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