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的饭量,对于卖朝食的店家来说已经是大单子了。
小老头只觉得高兴,应得也是痛痛快快的。
手底下不停,一会的功夫,这六个莲花馉饳,就整整齐齐的码在了案板之上。
顾峥也很是好奇,这面皮这样的厚,是压根不适合炖煮的。
而蒸屉上的馒头,都是皮儿薄的透明的类型,也不适合这馉饳码放在其中。
那这个馉饳的吃法,肯定是和这个长条的小炉子有关了。
就在顾峥猜测的时候,老儿已经拿出了六根签字,依次的将馉饳穿透了过去。
“乓乓乓!”
就直接放在了小条炉子的火焰上炙烤了起来。
原来如此,果然是这样。
顾峥强忍住了想要将对方的炉子给没收了的欲望,就这样看着六朵莲花,在这个小条炉子上,转着圈的均匀受热。
人家西夏人烤串,这里南宋人烤馉饳。
这是会吃!
难怪那魏晋时期的铜火锅,传到这里的时候,就变成了文人雅士的人手一炉的小暖锅了。
白瓷炉子,还没有煮茶的炉子大,上边的青瓷锅子,吃完了之后,还可以揣在怀中暖暖手。
这宋朝人,怎么这么会举一反三的做生意,又怎么会这样惬意的享受生活。
正在顾峥对于各种花样惊诧的时候,那馉饳特殊的面香,就被烤出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