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不是制作精良的大酒楼,面条的宽度可以选择细中宽。
这般简单的家常铺子中,哪里又分的这么的精细?
不过客人还是想了想自己要吃的面条的汤汁,十分肯定的说了一句:“自然是要细的,越细越好的那种。”
听到了客人确切的要求,顾峥就回了一声:“好!”
然后扯过细白纱盖着的面盆,从里边捞出来他娘切制且饧好的面团,一下子就摔在了早已经铺好了干粉的面板之上。
“啪啪啪”的摔打了几下,感受了面团饧制的时间之后,顾峥的心中就有数了。
他将手中的面团捏成长条,在案板上就着上边的干粉滚匀,然后压扁。
再拿一旁的擀面杖,仔仔细细的在压扁的面皮上来回的推拉,将面团擀成了菜刀大小的长条之后,就停手不在擀制。
反倒是拿着一旁的刀具,把这层面皮,当当当的几下,切成了粗细相等的长面棍儿,一条条的分离之后,就着剩下的干粉,又在案板上滚成了一个个的小条。
这些基础的工作,顾峥做的是十分的麻利,带着一种顶级面点师傅的韵味,这一套切面的手法下来,让周边的食客们的注意力全部都从美食,转移到了正在忙碌的面点师傅的身上。
下面,就是一锅面条好吃与否的关键了。
第0362章 宋朝起居录
一碗赏心悦目,粗细均匀的面条,可是会给最简单的葱白面,加上不少的分数的。
这时候的顾峥,反倒不再是刚才弯着腰切面的状态。
他一下子就将腰板挺的笔直起来,带着一股子难以言明的韵味。
一手扯住一端,就开始上上下下的,一一种特殊的震动频率,抖动起手中的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