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百多人的逃难方阵,竟是一个个都呜咽了起来,又不少携着老母幼子而来的壮汉,竟是以为要与这里的僧人一番恶战才行。
他们虽不想对着家中老人都十分虔诚膜拜的皇觉寺下手,但是在个人的生存面前,也只能先让大家活下去才是根本。
至于以后,大不了为这些冤死的人们上上几株香,以赎他们迫不得已的罪过罢了。
正是因为乱世的不易,以及人心的难测,顾铮才早有预见的将第一拨人引进来,再封大门。
因为这第一批进来的难民们,就会成为皇觉寺在这个乱世中最天然的护卫和屏障。
为了让他们能够存活下去,在看到了仓库的存量之后,他们自己,就会帮助庙中的人,抵挡后来的源源不绝的灾民大军。
在遇到暴民冲击的时候,也有足够的自保能力。
更何况,门口那个封住大门的两块巨大的石块,还需要众人的合理推拉,才能达到严实的封锁的效果。
光是凭借寺庙内的顾铮几个师兄弟,还是远远不够的。
不知道顾铮内心想法的难民们,就这样被顾铮让进了庙内,而进得这里之后,大家才发现,这里的高僧们,是真的诚心实意的打算收留他们。
在庙宇的后山中,有早就砍伐出来的一大片的空地,周围山中的木料,也已经整整齐齐的摞好。
拖家带口的他们,可以将自己带出来的行李摆放在后院之中,在喝完了庙内人发放的浓稠的足可以插住筷子的杂粮粥之后,各家各户的顶梁柱们,就可以自己商量着搭建木屋的事宜。
实在是这个小庙不大,当中唯一能够容纳人居住的房间,就算是僧人们挤一挤,也只能分出四间单间。
就他们这几天没有盖好房子之前的时日里,也只能在大殿中与菩萨们挤一挤了。
而这些百姓们,最不愿意让平日里拜求的菩萨们看到现如今自己这般的狼狈样。
他们十分配合的就让自家的儿郎或是相公,好好的听大师的安排干活,早早的能安顿下来,也为救助他们的僧人和庇佑他们凤阳县的佛祖们,尽一点微薄的力量。
更何况,这里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嫌弃他们,还给了他们如此好的口粮,竟是不分老弱,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