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领略他一辈子可能都抵达不了的天涯海角,去询问是不是真的有海外的蓬莱仙山。

这些对于还没有开阔了眼界的朱圆章来说,未免太过于新奇,让他的心都不免的澎湃了起来。

他自己也说不通为什么会如此,只是觉得,知道的更多点,再多点,终有一日,他要用自己的这双脚,走出这个为他暂时遮风避雨的小寺庙,出去看看这个风雨飘摇的庞然大物,领略一下生他养他的这个人世。

边想着,推开大殿门的朱圆章,就看到了最里边案前虔诚的诵读佛经的顾铮,好像这个神秘的大师兄,从来都没有因外物的改变,而有任何的反应。

他淡淡的掀了一下眼皮,只是用手指了一下朱元璋长久以来坐着的座位,就一言不发的再次看起手中的书本。

而门外的朱圆章也是乖乖的落座,安心的开始一笔一划的将昨天所学的大字,誊抄在一张并不算大的一尺见方的糙纸之上。

这些名为作业的东西,都将保留在一本习题册内,据他的大师兄说,以后将会装订成册,用于自己出师后的纪念。

自己可以更直观的看到哪处的进步,知道自己的所学,察觉自己的缺漏,以及多年之后的一种关于记忆的怀念。

朱圆章觉得这种做法很好,他现在偶尔取来保存在大师兄那里的习题册看看,就会发现,光是字迹,就比一个月前的自己写的不知道要好上多少。

不过,朱圆章再一次的写下一个皇字之后,就下意识的看了看顾铮案上他大师兄所做的讲义,那上边一个个潇洒俊逸,说不出的婉约风流的字体,让朱圆章羡慕的直流口水。

大师兄的这一笔字,真的是漂亮极了。

比他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时,在村落中的学堂里,看到那个老儒生的字体还要漂亮几倍。

埋头疾书的朱圆章,自己都没意识到,通过这一个月的生活与学习,他在平日里,提起面前的这个大师兄的时候,已经很少用到活阎王这个词了。

更多的是真心诚意的叫上一句大师兄,甚至有的时候,朱圆章都觉得,这个小庙中的年纪不大的僧人,足可以去外边一样的办上一个学堂了。

在那里,谁又不挨板子呢。

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顾铮的击打给潜移默化的朱圆章,又接着写了下去。

而此时拿着经书的顾铮,却是神游到了天外。